【經文資訊】卍新纂續藏經第 49 冊 No. 0815 成唯識論疏義演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四

[2]【疏】佛欲除彼至愚者亦解者問世尊說食本欲除彼無義苦行彼聞佛言轉增輕笑病云何遣答世尊說法非為一人此雖輕笑餘悟者無量所以餘類因此便毀外道不習無義苦行也甚為利益。

【疏】無一有情一剎那中無四食者意云雖舉四食意說識食若不爾者豈段食遍三界耶言意簡說之者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者意在識食也。

【疏】下三不言界者意云下食但釋名出食體不云欲界色界等唯段食言謂欲界繫等即許界通三者意說三界通有三食。

【疏】望一食者非望餘生者但望此一界有情可食者名食不望所餘生說如色界雖有觸而非食故。

【疏】勝定果色等者如菩薩所為者及蘇酪比等色處亦非段食是色處之類故非食攝。

【疏】又色麤著與根相離等者即離自眼識為境用即離中知也。

【疏】非要別對自識所取者意云非要名對自識所取[3]慶方[4]各自識所但變壞時先資自根後方資餘根發識明利得名食也。

【論】攝受喜等即解觸能生長喜樂為攝受也三能資喜樂捨為是觸耶若觸能者行相是何若攝受喜樂捨者應為喜樂捨食何名觸食以喜樂捨三能資養故若云得根本境時未攝喜樂亦不資益何得名食。

【疏】喜受增者由觸今彼喜等受增能攝益於身方名為食。

【疏】非順益持捨者苦等相應捨也。

【疏】有非是食體者意說亦有觸非是食體也即是發生苦憂及非順益捨觸是也。

【疏】得根本境者先觸時受方領納觸既先得故名根本有云根本境者意凡心心所緣此境時即觸心所先得此境名根本境。

【疏】此觸食體皆道入觸等者意云觸是遍行與諸識相應故舉觸言通八識觸據食體屬六識相應觸勝也後思食亦爾。

【疏】若希可愛境至及現在者若欲俱思唯緣未來及現在可愛境方名為食以過去滅不可合故。

【疏】即欲無滅不緣三世者對法欲緣未來即欲無滅不緣三世此且緣顯相說約實欲通緣三世。

【疏】皆與其合者欲與三世合若爾者何妨此思相應欲亦通緣三世也問思者造作正因等相云何今說為希望耶答心心所法皆具通別二行通行者相從而說皆同其行如心觸等與受等相應皆以領納為相若心觸等與欲俱起皆以希望為相皆不違理心等皆可起多行故別者即心心所各各自相行也如以說用了別為性乃至思等造作為性故瑜伽此論皆云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也今據通行故不相違。

【疏】念類無失緣亦無失者此答外問云且如欲本希未來即許緣過去念既緣過去應得未來答念亦得緣未來雖體非是念而由起緣未來法即此法是過去念家境之類也若緣時亦得名緣念類也意說未來境是過去境之流說念得緣非是念行相實緣未來。

【疏】深勝希望者若深希望緣本來者唯意俱思勝非餘相應者又世親云如遠見水陸陽不死[5]婉子見砂謂米思[6]貧不終皆由深思便思然。

【疏】亦准屬六識者其取屬六識思若取識者思食體應是識。

【疏】令識明利現前故者此顯三食資識令明此通餘識識復能長養諸根大種即第八識故世親云識食者是能執受由執受故所依久住故名食也。

【論】此識雖通諸識自體等者意說識食體通八識引四食經意證第八何故食體通識識耶答但說識言即通八識識義同故設餘七識是彼流故說本之時即兼末故本識轉識非一異故識食言通八識正識食體第八非餘若爾如何集論說六識亦名識食耶答食者資益之義六識緣喜樂境時亦能資益諸根等故集論約此義說六識名食。

【疏】三蘊五處十一界攝此顯四食五蘊等攝七心界者六識及意根名七心界意根即賴耶識等。

【疏】然彼云者對法說三蘊五處等通有無漏據食此唯取漏故言一分此論略去無漏言有漏故不言一分又不說無漏即是略彼一分也。

【疏】又彼通等流長養乃至三受等者意云對法論說四食通三蘊五處十一界攝者通約等流等說若據食唯約有漏四食一分此論略去等流等一分唯取有漏為食也。

【疏】亦非是恒互持諸根者意云六識亦非是恒有能互持諸根令不斷壞也如第八識恒有能持諸根不斷名食且如六識五位間斷或上界無縱有意識豈可能互持諸根令不壞耶。

【疏】彼宗不許無體用故者若舉無體用因彼宗不許以去來是有體法故故犯隨一今宗遮令無食體用舉非現在因無過意說論中無體用又不可為因依但可將向宗法安也若准西明疏亦用為因。

【疏】過去未來識等至如虗空等者此破去來識等非為食性量云去來識等亦非食性宗非現在故因如虗空等喻以此准知現在是食性者為異品雖是現在非食性者亦在同喻中故舉虗空等者等取此也問若爾因於同喻一分不遍豈成正因何者謂非現在因不遍喻中一分現在故答亦不然因於同喻一分轉即得成正因然是同品定有性故異品無故即當因明九句中第八同品有非有句故頌云二八是正因四六相違攝初三五七九皆成不定因。

【疏】言以無為非食故者釋喻所以意說虗空無為等現在攝又非食性。

【疏】下別破法者即心法也前約去來破二世識非是食性合約心法非為食性乃至下破不相應法亦非食等。

【疏】餘世親釋者除一段餘破文是世親釋。

【疏】有段食者在欲界中說無識而有段食資身容可不壞上界即無段食識後無漏以何為食耶。

【疏】即無漏識為段食體者若由無漏識中有無漏種即說無漏識為食者亦不然破云如疏疏說此破者說此位中無為行也此位即是第四種以但乃至滅定無出入息也。

【疏】大乘一劫餘謂有宗不許段食七日過七日後出定即死大乘不爾故許多時在定如西明疏具說比丘緣起拾餘。

【疏】彼答有二心者意說在滅定中七八二識名為二心雖無染第七而有淨末那故與第八相依由此二定有差別有云二心者一即集集起心二者種種心即意識。

【疏】非為治此滅定生故者意說非謂厭此第八而起滅定但謂厭於轉識入定故。

【疏】此量可知者汝滅定位受想亦應不滅後還起故如汝許識。

言兩宗并無者大乘經部。

【疏】此位有色明有本識者難前成色不離識汝許此位有色故有識識自受熏故知此識是第八非餘。

【疏】本立三大地法謂受想思即三心行也。

【疏】言於靜慮無色修行勝故者意說靜慮者即色界四靜慮無色者即四無色定意云修此等定時受想二法有勝用障定強故所以偏勝。

【疏】二名為心行及復滅至而復不滅者是答且難詞。

【疏】大乘佛等至亦非遍行者大乘意說語行滅時而語不滅今乃難他云語行滅時語應不滅是不違自宗故。

【疏】云今難違宗就他為論者意云難他語行滅時語應不滅者此就他宗論宗為論故無過也若大乘宗中尋伺非遍行因據小乘宗尋伺是遍行也故佛語亦由尋伺不同大乘論文云遍行者就小乘說。

【疏】唯有此條者意云出入息名為行者唯據下地於身有力說名為行故云唯有此條故非遍行也是故。

【疏】云除此無有者釋不遍所以。

【疏】如尋伺故比量所諍者意云比量諍受想二法猶如尋伺亦是遍行論量亦言意在於此。

【疏】若依分位至所望別故者意若依思上亦得立定等謂本經部師立三心所謂受想思此據實法說其於思上亦得立定者以此思能專住一境邊亦得名定問既說為思因何有定答一念之思所望別故若據當體但名思今依分位假立亦通餘法若專住一境邊名定若追憶邊名念簡擇邊名慧故云一念之思所望別故。

言謂通三性等者意說若據通三性及通有尋伺等為論即遍行別境等十法皆名大地法故云即更有餘法對受想思等名為餘也。

【疏】何得獨言無有受想者意云滅定位既有一切心所何得獨言此位中無有受想有餘心有。

【疏】簡有教簡觸生受者意云曾無有教簡云此散心位觸能生受此滅定位觸不生受既無此簡何得為例。

【疏】與前少別者前文據有觸難既有觸令有受定相隨故受想必俱其理決定此文約滅定有思亦應有受想以有思故如餘散位故與前別。

【疏】俱舍云至經部異師者意說世友是經部異師敘心所多少也。

【疏】二法為種子本計滅定無心者意說經部本計滅定無心後時心起由二種法而方得生一者由心二云由色有種子而心得生。

言初問中□長者從此若無心所至如何有識而無心所以來並是初問。

如起染時者意云如起染時雖無信等不妨有心此定亦爾不妨所無獨心有。

言此相應法者即識。

【疏】等言等取此非能緣者意云非但無所依緣亦應不得成能緣心故等取此非能緣也。

又云等取此能緣者將為宗法難言汝滅定等心應非能緣等非心故者如論破云如色等法亦[1]悲心故云釋云以非心故無相應法也。

【疏】如何取像等者意釋無想所以。

【疏】如餘為比者量云滅定之中應有受想等餘心所有三和合觸故如餘位時。

【疏】亦應有觸許有無明故由無明生愛染故今說既以染必應有觸既有觸應有受想。

【疏】非染無記為例量意云准例無染量量云此定中意識應非是法無染心所法故如餘染心位意說定位既無染心所明知定中意識亦非染無記也。

【疏】云此返彼亦得者量云汝滅定前心應非散心求心緣寂靜故如求緣涅槃心豈有求緣菩提心而是散心耶。

【疏】一切心所皆非有故者因如菩提等喻等取色等及睡問等位量云滅定中應無心因云一切心所皆非有故如炎水。

【疏】滅定他諍至或說無心者意云此生下論文謂共他諍滅定有心准下無想等位類此應知下染淨諍也。

【疏】識住中者外道計色受想行四蘊計識是我四蘊於中住故。

【疏】以本識現種為染淨心者意云通取第八現行種子為心即集起心也集諸法種起諸法故。

【疏】有為等法總句者意云有為法依心故所以言心染情染心淨情淨名為總句即總同成染淨也然無為法雖依此識不由此識而成染淨故與識別名別句又云以有句別故名別句也。

【疏】初句如前者即以心為本句如前初釋中解復更不釋。

【疏】或心體是有情者即第八識也。

【疏】即攝攝論三種雜染者此論中所說雜染攝論中三種雜染也。

【疏】先言持種為破經部者亦為先破所以先言持種也。

【疏】所染初識者即第六識初受生時而是染法即是初結生時識。

【疏】由所依止及彼熏習等者意云所依即是能持種識及彼熏習者即所持種子以轉識間斷即能持所持俱在過去後結生識若起無種如何得種生有云所依止者身也及彼薰習者昔時欲界所薰種子也並在過去結生之識無因而生便成大過。

【疏】自性解脫者意說由自性解脫故與餘煩惱及隨煩惱而無俱起。

二時者即界地住還及無染心後名二時也無持種故者若無第八無識持種也。

【疏】非第八識故如色聲等者問漏與無漏而正相違有漏不持無漏種答不相例第八餘識各別故根境事等種之不同有漏第八可持無漏種汝第六無漏時更無餘如何彼能持於有漏。

【疏】非過去□生今□者意說非過去與今為因。

【疏】如何類破者今不作比量破。

【疏】我宗有得得者雖此論文不破得以義類合有此破也。

【疏】類下淨章中下破淨章中得今此間救同彼處類破。

【疏】又言持種略得不言者以此文中破經部持種所以略得論文不言若破有宗但破去來及得即不破持種。

【疏】餘種子體定不可得者汝無第八餘不能持種故異類心後無種子生也。

【疏】即二時後者第一對治識起時第二往還時故言二時後煩惱起應無因也亦有疏出無此文。

【疏】若生非想非非想至應滅等者意云若無第八識者如有生非想等至彼起不下無處有處無漏心時即非想地心斷而非非想地攝又無處有處無漏心後非起攝故故云二種皆應滅離等也不生無處有處故論。

【論】結生染識非行感故問此文如何來答彼計云行所感者必是異熟無記即第三念也然初念結生識唯是染污經部者有宗皆然攝論云從無想等諸地沒來生此間爾時□隨□所染初識結生故世親云所染初識者沒來此間最初生識也。

無性云初識者謂續生時初位識也又攝論云若從此沒於等引地正受生略由非等染污意識結生相續也故今破云結生染識非行感故論行感心是異熟無記攝結生識既是染污如何行感耶。

【疏】經部師言堂何過者意救云雖不同有宗有去來世前後分位說行緣識結生我中既有種子亦能感名色中識名行緣識由大乘現行業有為能招名角位中識我宗亦爾雖結生識非行感由有行種子能招名色位中識亦得名行緣有宗計亦然若約分位論於名色位中相應心心所總名名色故說識緣名色今言行感名色位中識者即名據緣不據緣也若據緣說即但名名色不名識故。

【疏】雖染識非所薰故者立難云若言薰故名識亦不得成何以故以結生染識非無記故無記之法方受薰故感亦不成先業感者必是異熟無記之法故若言名色中識是義也不爾稍難故但說薰名行緣識者經部避懸之過所以說薰故名緣。

【疏】三文合說也無果識一義向下句中說故云無緣義故論此不成故後亦不成者謂行緣既不得成即識緣名色亦不得成。

【疏】又取緣有亦不得成者世親釋云謂若無有行緣取緣有亦不相應者意說無取緣有也以無識持種故云者成非實故如何今時愛取得與未來有支有緣耶。

言返覆准上應知所謂返覆者隨救隨破皆准上知故初行緣識難乃至約時分懸隔難准上應知。

【疏】次第相望皆可得爾者即識緣名色等次第者不成也。

【疏】又果中相緣故者以識等五支彼宗唯計是果。

【疏】斷是果也者即指無為由斷惑得故故得斷名又無為是得能所斷名又無為是三性所以從能所斷且得斷名謂指無為是斷果故重言也。

【疏】謂未離欲纏至勤修加行者意云既未離欲纏心時還以欲纏心伏欲纏貪等勤修加行求上界色纏善心纏是有漏心心所之總名。

【疏】色纏心不俱生故者俱時生為色纏心薰彼纏心可於此欲纏心中種生彼色纏心若不彼薰此心為彼色纏色纏種子不應道理生淨現心准作可然。

【疏】又此如理作意相應心者是世第一心彼正見相應等者是見道無漏門。

【疏】染法現種至斷何所者此意即說若有第八持現及種第六相無漏心而斷彼現種今汝見既無本識第六記無漏時惑等謝無漏之智而斷何物又云此破經部義以無取斷斷果不成釋曰據其疏文敘薩婆多救便破計救其義理乃破經部何以故有宗不立種子既言染法現種俱供非有等明知破經部為勝。

【疏】薩婆多計惑得俱故者有宗雖無種子然惑得義與種子□□□相似故亦破之彼計云在無間道一切現行□皆無唯有惑得解脫道滅問如難他云無漏道起一切皆斷如何言無漏能斷惑耶豈大乘無漏道起而□有惑耶答不爾由第八識含藏□種子所以無漏道起時應可生現種子而更不生名斷如汝宗先無熏習無有種子若後無漏起時前念現滅未審無漏智而體何等有宗得等先破非實故。

【疏】不得言或在過去或在未來者以所得法是過去未來能得現體通過去未來故言或在未來等經部無過去及得故不言來世中有得得也。

【疏】命根同分設持種無過失者此設縱經部命根同分持種故。

【疏】以無依故感者不然但是名色不名識名故。

【疏】彼復救云至於理何失者意云此轉計也前計云名中有異熟識名行感論破之應說色行為緣故薩婆多既遭難遂更救云我今者約分位以辨緣生問何者名分位答且如初無明支中所有相應法皆名無明支如至識支中所有相應心心所法及異熟色等總名識支後後支皆然遂却計云識支中有色異熟為性亦名識支以分位說故意說難識支[1]支中結生識是染污而非識支然同時有色異熟為性總名識支於理何失者即却計識支中異熟色有識支體如下破云時分懸隔無緣義故隔者即約前行緣□色破隔識支故云隔也懸者即約轉救破也汝若將識支中有色異熟為性名識支說行緣識者不[2]以時分懸遠無有緣義如從此欲界先造人天業及造非想天業從此捨命且生非想以業勝故受八萬劫滿然後下生人天趣中何復以先時人業隔非想報復招人報耶天趣准此難以先時懸遠故不計第八識便有此失又趣縱汝今生可有招義如非想地報以復異不可招中間更不造業又先持識等早以落謝又無所薰故云不成也今遂此義勢方破他時今懸隔無緣無種者意云以無所依本識故能□種子亦無也。

【疏】而立斷果者謂無為是斷果准經部無別無為俱□無即是無意也。

【疏】後□起時□種者意云後修道更起者由本識持煩惱種故。

【疏】總結一章者即結此一段經文章由明也此經中明證有本識文證理畢故今總結也。

【疏】合證本證者彼攝論瑜伽論對法三文俱證本證有名合證也論十證本意攝盡彼諸論等前卷末者即第三疏末也。

【疏】非正是證者即初生明了業用三證非是正證第八也。

【疏】問何故至所依者意云本證與他依義顯故不說是他所依第七與第八為依義隱故不出其依體即但說第七依第八不說第七與第八為所依也如疏云所以出其依體者說第七依第八故論云依彼轉緣彼等。

【疏】出自識體所緣者意說本識與他為依即恒轉如流是出自識體所緣依者頌明執受處者是出自識所緣也又出自識體所緣依者有云自識體即與所緣為依以種子根身等依附本識故故說本識與他為依出自識體所緣依者即緣子等是自識體所緣也說與他為依者意欲出自所緣故此解稍好。

【疏】根境說者末那用第八為俱有根復以為境故云依彼轉緣彼。

【疏】此亦應然至即隨彼繫者此即他質若云第八隨何界異熟即彼繫即顯是明界繫者第七應然言與染俱即隨何染污即彼所繫如第八識亦是明界繫竟何須後隨所生所繫。

【疏】此不為例至故今說之此答質意者且如前六亦與染俱若起起與八非必同繫第七亦與惑俱除起無漏餘有漏位一切時必同地繫既一種有染如何前六亦繫非必同七同繫耶今為簡前六故說隨所生繫言故。

【疏】云恐類前六故今說之又恐類前六者若不言隨所生繫恐將前六同第七一切時同地繫有云恐類前六者比類也又解疏云是亦應然者意云第八既當地生當地繫者此第七亦然早說竟何處耶答云言染俱即是說也說四惑相應明知第七早說界繫竟言即隨彼繫者即第七隨惑繫也問何故六識不說隨所生所繫乃至第七即說隨所生所繫耶故舉疏答此不為例者意云第七繫同無別所以隨八說繫前六亦與本識不必同繫所以不說隨繫第七識除無漏時餘一切位恒與本識同繫恐類前六故今說七隨所繫也。

【疏】若無第七體意名無有義者意云有第七可有思量義若不許有第七識但空有意名而無其義有云此破經部。

【疏】心體第三者遂數心意識。

【疏】雖標總者等如論云是識者標總名意今言意者別屬此第七。

【疏】名假施設者謂出世心無思量故非那末名設名末那者但假施設不必如義也。

【疏】皆以二法相對者意云如言六釋名皆將二法相對以辨差別且持業二法即藏及識依主二法如眼及識乃至相違隣近等皆以二法相對辨之義無謬若但言心即喻一法而無六釋也故下云非一一法究理括盡六釋釋法不盡如無貪等無六釋。

【疏】同計度故者問第七中無隨念等三種分別如何說言同計度耶答同有執故名同計度亦不相違。

【疏】又有別釋以相續思量等者此是疏家別依餘文解即依恒審思量勝餘識故文也。

【疏】不共所依者意說第七與第六為不共所依何以故六皆有不共根故又簡共依故言不共所等無間滅意根諸識共有以前引後後引前也故諸識並然為簡於此說不共言第八雖依第七今據六識為論不依第八故無妨也。

【疏】又由六種依七種生者意說第六識種子若欲生現識時要由第七種子繫發方生如下自說六現依七現時種依七種理設何。

【疏】或善或染者如入見道第六入生空時第七法執相應第六入法空觀第七平等性智相應此即轉為善若第六出觀時第七還與俱生我執相應此即轉為染若創入是見道第六雙入二空觀時第七方成無漏故由第六七成善染。

【疏】問後師曰至仍說依故者此有二意初意云初地轉易既由第六引生而成善染何假第八現識為依七分得生又八望七有何勝力後問意云且如定中耳識率爾聞聲而意識別緣不共耳識同取七八現行既相續[1]亦說耳識依七八而生耶□□何以故以無引力仍說依故量云定中耳識應以七八為依以無引力仍說依故如初地以上第七識此意例云初地起時八不引七即說第八與七為依定中七八不引耳識亦應與耳而作其依言意識不共耳同取者約自不正義問。

【疏】要根種至方得生識者竟說根種子引識種子根種生現根其識種子方能生識。

【疏】其第六識至立種子故者此會瑜伽文今第七以下立自義。

【疏】若說依現至行相殊異故者此難意者若依現八現八應與七同緣如眼識依現根根與識同取例此應爾言行相殊異者七八二識行相不同既行相異不同緣者明知不依現八依種也。

【疏】若爾如何說六依七事者却難前師云若言行相異故即不依彼現者六七既行相所緣並異如何說六依七耶不同眼識識與根所境等故爾者相似義俱見色故。

【疏】答曰兩人依別等者初師云兩依處俱別仍得依何妨六七緣不同依義得立。

【疏】若爾如何知七至為第七依者難初師曰汝如何知第七有勢分為第六依不計第八有力為第七依耶道理既乖故知現八為第七依彼質答曰以下初師質答前難言答而復質以下此是論主質答前師其義易詳無勞重述。

【疏】若無第八至故說非七依者意說若無第八而七亦無故八與七為所依意識不爾等者意說若無第八云意識無不妨第七識在□□故意識不與七為依此意說云第六既不與七為依明知依八現也。

【疏】即如定中至彼必同取者此答前難難云定中耳識獨聞聲時應以現七八為依今此答言空中聞聲耳必與意同緣故所以耳識用第六為依不以七八為依言今此七八至竟有何失者雖不如五與六同取境名依然約勢力與七為依亦無爽也。

【疏】如設無第七至七依者意難云設無第七七亦無五識然第七不與五識為依若無第八七不有如何說第八為為七依此難依不正義不約染淨為依答中後解依正義答言八例七亦爾者意說無七八亦無不說七與八為依此依不正義難。

【疏】七非本故不與力故者意說七不與五為依所以為論正義第七與五識為染淨依。

言此文上來者即此第二能變文中上來略解依義竟。

【疏】依下正文即傍乘義者意說此下明三種依之文即是傍乘義也。

【疏】恒不恒定者意云此出所依體也恒與定是第八識不恒不定是眼等五根無色界無名不恒不定第八皆具故名恒定即內六根為所依體第八即意根攝因緣無間並非恒定如演秘說故今三種合說故云恒不恒等者若以能依名有所依者皆假說何以時知如下引瑜伽伽或依為所依所依為依皆隨宜假說即其語也。

【疏】彼論以理為名者為名所依所依緣相應等今疏論以緣為因者心心所法所依總有三種一者因緣二者增上三者等無間緣故二論有別又解瑜伽第一云謂俱有依無間依種子依者皆約理為名。

【疏】唯種子識者即通取種現俱名種子種子識也。

據通依者意云通據一切有為法說不俱有依者意處不名俱有依俱名等無間依以不俱時故。

【疏】謂前滅意不取心所者意說說心心所隨其所應皆用前無間滅識為開導由此開避導引令生故此心所非自在故論據總聚說心心所言。

【疏】羯爛多至是間義故者此文來意者謂舊喚等無間緣為次第緣謬也今謂辨其邪正故引梵本對明。

【疏】若言種子依者意說種子望所生現行名種子依即種與現行為依此文來意者恐三依有濫故料簡。

【疏】種望種子應無此依者謂種不名種子種類攝故有本云現望種子應無此依此為正如演秘說。

【疏】即種果同時等者意云若不言增上緣依但言俱有依者即種生現果同時應名俱有依今以緣簡別故種生現雖復俱時不名俱有依故云非種子也。

【疏】故復雙簡者說等無間緣依者即簡種子及心所也。

【疏】辨體至必不生者意云此總辨三種所依有異言種子名因緣依生即親辨體而生諸法若離此因緣依外別法名因緣依必不能生故下三准知故辨三依而有異也如論別三種依中說也。

【疏】今假設如小乘至不名有所依者意云別說小乘師定等不得名有所依不是例前色此且如色計有因緣依從自性生故以無餘二依不得名有所依也雖小乘曰設許汝滅盡定有等無間緣果者不得名有所依如何名等無間緣果若謂初在定住無心時前念無心為因引後念無心即是其果名等無間果也即前念為後念依亦有等無間依及因緣依即以同類因是因緣也以前後相似名同類因以一種是無心故得名有因緣也謂關俱有增上緣依義故不得名有所依也意云但例說滅盡定不得名有所依不是例前色等也。

言今無念念生滅者彼師云大地等非念念滅准數論宗有轉變無常無滅無常。

【疏】時人謂未入大乘時作者西方皆謂世親菩薩未迴心時作此論也世親昔弘經部宗義。

【疏】或有眼非眼界亦爾者意云雖有眼而非眼界界者因也此意說雖有現行眼根而無根種如無學最後眼根等。

【疏】此前後俱也者此師意說種滅牙生因果不俱若爾種子六義中二果俱有文如何會釋此師會云言果俱有者據前後名俱即據一期生前後說可有俱義非要念念因果俱也俱生俱滅者意會云說因果二法俱有生俱有滅不說因果念念俱時生滅。

【疏】瑜伽至非即此念者此師會云與他性為因者種子生現行與後念自性為因者即種子生種子此兩法並非同念此總難隨會諸教意。

【疏】此時緣闕者約無學最後蘊說不約餘時種生種說。

【疏】此下比量義應知者應對前師作量云種生現必定俱時是因果故如焰炷等。

【疏】或彼非因緣者外法皆用內種子為因緣外法麥等非實因緣汝計此是因緣者然我不計故非因緣計此是因緣不說彼世俗法是因緣也。

言不相似者約色心種子生現行說也。

【疏】此大法師至異念生者彼師意說根因識果故不同時且由經部故作是說又五根同類異念生者有云五色根既是同類不可二界眼根並生故云異念又根種滅現根仍有如無學後蘊故不同念因此中辨他性自性等遂解此文非與此文相當也雖有三解前解為勝難他許眼識異時故。

【疏】應生分別者應分別種現同時異時至第十卷轉依中說。

【疏】世尊至無我教者意云此文有何者答說種子為根者意破執身為我遂為說云此身但有五根五色等何處有我然堪受無我者便生領解雖有十二處今且說眼等五根色等五境不論意法二處也。

【疏】護法為釋者且成唯識論頌及長行皆世親自作今言護法釋何答護法釋者然別作二卷名道唯識論釋彼成唯識論也。

【疏】此師意說見分相分俱名自種者謂顯五識從自所緣之相分種為增上緣生故說識從自種生也業種釋也。

【疏】佛說此二者謂根境也。

【疏】三釋如前者即次前釋頌中自種之言有三釋是故疏云自有三種一因緣自等今此長行釋中解五識種子且准上釋釋。

【疏】亦如自種各有三種者意說非但前頌自種有三種今識上功能亦有三種兩說即名說有三種也有三義配者將見分種等三義配功能。

【疏】生色識至非體是色等者長連讀之。

【疏】或相分名色見分名識此二同種故名是色識等者意云解色識疏中有三解從不須分別至故說現識名為色識以來總解又見分識變似色故是一解或想分色不離故是第二解此二解見相皆別種生或相分名色以下第三解即二分同種家義就別種二解中初解之識者第八識功能者五識見分種以見分識變似色故故名色識即色識種子名色功能此功為成十處差別義故假說名根本與此境色無始時來更相藉待名互為緣緣者因由所以之義也以待根故有境待故根有照因之功能相因藉故根望現行識而是因緣見分種子名照根故第二解云者疏中言或相分色不離者是第八識色功能者謂五識相分種子依成十處義說為五根此與五塵無始時來能熏相分與所薰成五塵種子互為因緣能熏生種種起現行以□為因故即相望現識為增上緣以相分名色見分名識是此師云識者第八識也功能者五識見相種子以同種故此相見種依成處義說為五根此與境色無始時來能薰所薰互為因也此師相見同種種為五根五根望識亦是因緣即互為因言有此三意後諸講者應悉逗留亦如演秘具陳上解功能三解下辨境色。

【疏】前二念識相至不違理故有意說前念識相引生本識中色識中功能令起而生色識也似自者似色也果者現行色識也功能者種子也即前念識相引本識中出似自果之功能令起而生現識理無違也此總舉下別解。

【疏】生今現行者即前相分所薰之種生今現行相分也言色識者即相分引同時五識名色識也有云前念相分種子生今現行相分相分不離識故名為色識也。

【疏】如親相分至名所緣者意說同時親相分為影生見分有體者相分緣生故是有體影者識緣相分二變影而緣即影像相分也言名為行相於識上現名為所緣即當影像相分也下論文釋互為為因。

【疏】據現在說至更互為因者此據長行說種與色識互為因所由。

【疏】若以見分至為因者即說見分種子為緣相分為色識即根與境無因緣義因者所以也。

【疏】境須根用者意云此解互為因即由現行相分相分與見分為緣見分起後薰成種種有生識果用故云須根用若根須境用現根而緣發生現識而變似前境故云須境用此即功能功境色互為因也。

【疏】無別實有者意說但以識種為根除此外無有實體。

【疏】有時相順與勢者如第六入生空觀第七有漏是不與力餘時與力。

【疏】雖實無色似色等現者由安慧計見相二分是遍計破云似色故安慧論師雖前非總中十難第一諸界雜乱難第二二種俱非難第三四緣相違難第四根識繫異難第五七不齊難第八三依闕一難第九諸根唯種難第十假為他救難疏亦色種子者意云汝若將識相分種子為識種子能生五識者亦成雜乱也。

【疏】不同前一種子難者前約見相同種難難云相種即識種者十八界種應成雜亂。

【疏】瑜伽五十六界四句中云如眼非界自有眼根而非是界界即種子因義也自有界非是眼根等內一切法等亦爾有是現行非種界因故有是種子界非現行等准知又瑜伽中四句分別彼問云若有眼亦眼界耶設有界亦眼耶答應作四句分別或有眼有眼界等廣如彼說應捨□之。

【疏】四界至餘一分色界繫者意說四界者鼻舌二識及香味二塵故名四界二處者即香味二處也唯欲界繫及餘一分謂眼耳身三識色觸聲三塵此此六法通欲色界今但說欲界有者故云及餘一分色界繫者除前四界二處餘一分並通欲界今說色界有者故云餘一分即是五根並眼耳身三識及色觸聲三塵也。

【疏】彼有根故明有現識者意說若識種為根根既彼有得有現識也。

【疏】飜返二許者意云若許識種即根根同識應唯欲界繫若許二識種即二根者即識同鼻舌根亦通色界繫彼有根故得有現識破云飜覆二許俱違教也。

【疏】不爾便違理名執受賴爺攝為自體令生覺受名執受即種子不名執受若約第八執持不失邊種子亦執受若不約生覺受但言根有執受種無執受者即違種子執受之文。

【疏】五種一分非執受者意云五塵通內外內有執受外非執受故言一分然聲雖虗踈亦名執受故瑜伽云有執大種聲非執受大種聲等。

【疏】若五根五識種至為同法故者量云第六意根有法應意識種法六根中隨一攝故因如眼根等喻。

【疏】五為同法例亦應爾者意云若第六識有現根者即五色根明非種子量云五根定非種子六根中隨一攝故猶如意根。

【疏】一無諸種至雜六無根唯種失者意云若以業種為五根者即無前六種過失然此六種過失皆是論文難前師也彼論六可知。

【疏】下安慧破十難者意云前師避過以業種為根所以安慧申其十失難破前師第一業通善惡性根唯無記失第二聲意二業性應無執受失第三業通身語意根通二蘊失第四業通色聲法意非內處失第五鼻舌根業種根唯欲界失第六識意業所感業應末那失第七色根即業種根無唯現失第八業是色聲思應非色根失第九五識唯無記恒業所感失第十善識非業感根非俱有失意說善業眼識等無俱有根非業感故。

【疏】第二依身業色等者意業種者通三業種若計業種為五根者且如身業謂依色身造業緣色身有執受故取薰種為根根可有執受只如語意二種先無執受所熏業種為根故根有無執受失語即聲也問之三聲無執受耶答不離大種聲有執受若離大種其體虗疎而無執受。

【疏】根通色行二蘊失者謂業以思為體故故思為行蘊也即三業皆以思為體思是實業體身語等是假業今假實合說故根色行二蘊失。

【疏】業通色聲法等者意說色聲通內外法者即思也業者總名即通假實業故說業通色聲法。

意業法處攝者以意業思為體十二處中思向法處攝故總意云由思發善惡色聲所薰成種種即業種若取此業種為根根非唯內處失有云法者即法塵法塵通內外善惡等不然豈有法塵業種為聲根耶前解勝。

【疏】此二三識至亦然者上來以根從識難故云三根不應五地繫等今將識從根難亦應識通五地繫等故云返難亦然。

【疏】應同五識體即業種者意云五識業種既即色根第六意業種應即末那。

第七眼等無現失者聖說眼根業實通現種若唯業種為根者即應五根唯種無現。

【疏】業是色聲思者意說色聲思說色聲業以思為體也疏以業種為根根應非是色如西明疏解。

【疏】體是色聲意所攝故者意云三業體即是發身語意之思與三業相應故云所攝。

【疏】若言至非唯無記者此業種若熟能感於五識然五識是無記由業未熟未招五識所以五識依彼業種得通三性。

【疏】根從緣稱者業即是緣業為增上緣招感五色根能生五識說彼為業者根據能招說根為業也。

【疏】識生變似義者猶境也。

【疏】似眼根者為破實色根破云似根即似妄心中執實根也。

【疏】如生欲界成就眼至何不見物者既成就眼識即識不無種即是根何故無色根時不發識見物耶既不見物明別有根發識方見。

【疏】本轉二計者前引二頌及釋名本計從有避如前所說過難以下是轉計今時雙會故言雙牒故論云非謂色根即識業種也。

【疏】前師若言至非現依有此牒前師意也言應說有藏識至相望而有者難前師也難云汝若言依種子者即合論云由有藏識得有意識何故及展轉說云由有藏識得有末那末那為依意識得轉耶故云何故展轉相望而有。

【疏】言前師若言次第六至展轉說者前師重救見前瑜伽論云由有藏識得有末那末那為依意識得轉等總依現行根不依種子說前師遂依瑜伽論文自救前義云第六種子若欲生現行時要須隨逐第七種子若第七種子生現行時第六種子方生現行約此展轉說亦得種子依所以論云由有末那意識得轉等。

【疏】不爾五根為例亦然亦有別根者意難云第六依第七即得展轉說者五識亦依五根應論說云由有第八識故得有五根五識復依五根轉等既許五識依現第六為俱有依然第六依第七種便展轉說者五識依第六時亦應依六種也以前師不許五識依六種故為此難又解云若第六種欲生現必須隨第七種方生現者如一識種子欲生現時應亦隨逐五根種子方生現行何以故一種皆有別種故別根者即第七識又通難云五識有別根不許識種第六有別根亦應六種不隨於七種又解云謂前師以五識種為五根以六依七由六識種子生現之時隨彼第七種故說六依七者故今非云此不可爾應說五識種子隨彼五根種生若許爾者即應五識許有別根如何前言以識種為五根耶。

【疏】此如對法至屬眼之識處說者如對法第二釋眼識依根云依眼之識屬眼之識文中廣說疏如六有俱有者量云第七有俱有依因云有轉易故如前六識。

【疏】以種子識例現至亦令有所依者意云現行識既有依種子例現應亦有依。

【論】許現起識以種為依識種亦應許依現識者此明種子第八有二種依一即自第八現識二即能薰七識此即義准釋謂現行識用種為依義准何妨種子第八以現識為依現者即通八識也故說種子依自第八亦依七轉識故下論云初薰習位亦依能薰又論識種何應許依現識者茂法師云疏雖有解今更釋云淨月師以見難陀云五識依自五識種為俱有依我亦說種依於現識為俱有依故下云初薰習位亦依能薰後依第八皆俱有依故。

【疏】共許現行識以種子為依者彼此皆許現行用種子為依如前種子依等言故今令種亦應依現識者即令第八種子依現識也故下云初薰習位亦依能熏又亦依所熏現識故下論云能熏異熟為生長住依等即說能薰與種子為生長依第八異熟為種子住依據之論又許種子依現識者通八識說非唯第八唯除異熟生無記心心所以不薰成種復不與種子為依故不取也。

【疏】若謂論文至無同喻過者若如論云許現識以種子為因緣依者即今成立現行與種為依即無同喻何以故現種是因緣依種依現行是俱有依豈得將因緣依與俱有依作同喻但如論文所說即無過也今應云種子應以現行為俱有依因云種現二中隨一攝故喻如現望種唯現望種難是因緣此師意云若望能薰辨體是因緣攝若望俱時有力即俱有依攝今取現為喻者取俱有依之義也。

若不爾者即無同喻由此故論不言現行以種為因緣也。

【疏】何故今言亦應為依等者准難意此種依現前因緣依中即許為依何故今言應為俱依也。

【疏】今助解者以下有三解第一取一切現行第二取一切異熟者第三解唯取第八現行識。

【疏】今此師令成俱有依者此答意者前辨因緣寬通故通種現今約辨種依現以現行非是種子依故種依現但得名俱有依也此解雖言現種為因緣但是下出體中生長依故成俱有依然住依亦是俱有依。

【疏】又現行望種雖是因緣至現行望之餘皆能薰者此意說云雖前辨因緣中現與識為依但攝能薰為依如第八及餘異熟心心所法不能薰者望自種無力非自種依故此不言餘心現行望自種子何故不言以是能薰因緣依攝所以不言故。

【疏】云餘皆能薰故即釋不言餘心現行之所以也但言異熟現行望之者辨俱有依也此雖總言意取第八以餘異熟不與種子為依故。

【疏】又諸識現行異熟皆有俱有依主今略不說者此解通取諸識異熟現行皆有俱有依[1]所舉種例同現亦應有俱有依且例種令有俱有依所以下出體中不言此諸識異熟略不說也次於種無力不能為依以第八為住依故出體中偏取此第八異熟為種依也何故不例餘能薰識現行耶答彼望自種自能薰得為依也故且不例准下為依中亦取為依也但取俱時依義不取為因緣依義也若准問前辨種依現識唯第八不說七轉識也准下文兼取七轉為勝又略故等者異熟識六現行並不能薰成種望於種亦非因緣同第八識文中略故不別說又此業感六識於種無力不能持種不同第八似不能薰故不同餘七故望種非種而依。

【疏】唯第八種望現是是依者唯望第八現辨俱有依前三解中取初後兩釋為勝初解種子依能熏所熏一切現行後解種子唯依第八准下論文兩解總須故是勝也次下釋現識與種為依所由故通八識皆為種依。

【疏】此令異熟種以現行為依者意說種子用現行為俱有依言以種子因緣依者現行用種子為因緣體言與現行俱有依為例者即例種子用現行為俱有依故論云即許現識以種為依種子亦應許依現識有云現行望種既為因緣即例現行望種亦為俱有依以現行生長種故異熟為住依故此是本新薰二種家義義具故也。

【疏】全分不依能執受者意云第六不依五根不同五識各別依眼等故名全分全文不依也即是下無有小分依色故因是也以意說無小分依色根故故立量云第六識是是有法亦能執受有色根身法也無有小分依七根故因也如汝所許第八識喻。

【疏】云或前六識亦能執受等依此文立量此為大失者既小分不依色根如何執受有色根耶故成失也。

【疏】無過量者即是破第八非執受量。

【疏】五識不成者由各別依五不成執受。

【疏】第六識不別依色根者以第六不同五識別依色根故第四有執受證中言各別依者因不遍意識故此中出彼之遍因也今會云彼言各別依者即是顯非遍因也即無不定過。

【疏】此不定故者意說現八依相不定有根即依無色無根不依故云不定也。

【疏】後不定故者初熏習位說種依現以後即不定何以故轉識以後可有間斷間斷位種子不依故云不定。

【論】未了所依與依者此辨所依能依差別所以知下先辨能依後辨所依。

【疏】依不問因緣及餘三緣皆是依者此解論中有生滅法依因說緣義也杖因者即因緣也託緣者即三緣也意說諸有為法依此四緣所生諸法未有而有名之為生有法暫停說之為住如是諸法託緣皆說為依即四緣望有為法有力令有為法得生住者故望有為名之為依。

【疏】諸無為法至是有為諸法者意說無為為緣能起有為亦得名依如以真如為境起無漏智等如增嫉滅道等皆量。

【疏】此解所依義者所依體者所謂六根所依義者所謂六根一一根皆具四義方得成所依此為義也。

【疏】無時不依此生者意說一切時常依此生故言決定。

【疏】又簡七八以五六為依者論雖無文然以義准彼不決定不得與七八為依。

【疏】唯除遍行及色行蘊小分者此遍行五並是決定所以不簡遍行觸思等隨心決定故色行蘊小分者謂思等及命根種子並無為等亦決定故不簡也既爾應與諸法為所依並決定故。

【疏】若爾以下至并決定故者並是難詞但約餘者申難不約五根五根先是所依體故。

【疏】即簡四大五有色塵者即簡別色蘊所除者雖是決定決非有境故須簡也四大者謂造五根四大種也五有色塵者意取五根扶塵並四大種也。

【疏】及諸種子與現行法者意云種子雖是決定亦現行法為依然非有境故須簡也。

【疏】體雖是假者意云雖不相應命根等體是行蘊攝亦如無種子等而是所依但非有境故此簡之有云體雖是假者如不相應命根等體雖是色心上假立然命根等亦是決定謂非有境故簡之也。

【疏】故前所難彼非所依者如前。

【疏】云若爾遍行五至有境法故者並是難詞今如所難彼非所依。

【疏】即簡遍行至餘所依者意云此心所等許有依義而不與餘法為所依長讀之。

【疏】總而言之至量所依者意云於五蘊簡有是所依有非所依者且如色識二蘊中准所五根及意根是所依餘者並非故云少分云七八二識即意根攝然八識相望者意取七八餘想等三蘊全非所依故亦簡之。

【疏】謂自身識為依至此所依義者意云前雖具四義簡於根等為心所依而以義准由少義理更今簡此等法亦非所依此總標也如次簡也即從下向上次第簡之。

【疏】他為似不決定等者此次第簡也問何故他為自非所依耶答雖自心依他而緣然他身不決定有時無故云非自識所依問何故前後相望前為後依非所依耶答前為後體自是後開導攝非此所明故亦不取問身根既是總名亦應五識皆以身根為所依耶答此亦不然略有二解如樞要說可撿敘之。

【疏】何以簡餘先言有境等者意問云何故立所依中先言決定次言有境為至今心之所取自所緣及至簡法乃先言有境次言決定後言為主何故如是兩文不同答皆是影互而言亦無有失言三因者即是非有境故非定故非主故故。

【論】餘非有境定為主故者即非字通下二故字通下□故字通上二因故三因皆前後影互說以簡於法更無別義意顯六處外餘法非是有境決定為主義故所以不為所依也又解餘非有境定為主故者但二因簡餘法餘法謂非有境非定主故故非所依略不說決定故主下出依中正簡之故此解勝。

【疏】唯恒所依為此量故者意說唯此六根恒為所依為此量猶體也或六根唯恒所依以為定量。

【疏】各各一故非如色等者以王所各一故有所依非如色等有多種類。

【疏】即是此中決定之義者以瑜伽唯恒所依此量故文即是此論中決定之義護法依此義聊簡要□四義方成所依故此引瑜伽但證所依義非要同此四義也。

【疏】非六處定等者意云六處定為所依心心所定為能依非如王臣更互為依今取一邊所依義說不約更互為因依也。

【疏】非具正合者以云具四義王非因六處據一邊相是似喻非是正喻不可語合。

【疏】眼等為果無所緣境者意云心心所法有所緣而有所依眼等無所緣故無所依眼等雖有境而無緣處故非有所依又問云且據前四義中簡根等有境名為所依遂簡餘色等今言非色法無所緣故即約心心所以簡根色等以無所緣境等若言非有境簡者為約何等境境耶答若約能緣心以簡根等以根無所緣故今言非有境簡明知簡餘色等以根等有境故。

【疏】五平等者謂時同依同所緣同體事等行相等即相似名等此名五平等此文意者於彼文所依處說依名者行相名等也故知本識心心所亦名能依如何今說第八唯為所依耶答皆假說也又瑜伽及此論皆云心心所而有所依謂種子依等無間滅依亦是所依何故不說唯取六根俱有依為所依耶如下會。

【疏】隨情宜者隨情所宜意欲將所依為依故隨說文宜者隨文便宜作如是說。

【疏】意散亂時五不生者由意不於五境依意故名散亂。

【疏】五同法中者五識為同法喻故名五同法。

【疏】與轉識等作所依因者以准義即字應錯合為與字草與字是即字相濫更撿餘文。

【疏】文雖有四者即五識有四俱有依謂五色根六七八識。

【疏】下一一引此等非一者如下證與六七識為依一一皆得引此顯揚第一文也此等非一者即如上□引證文非一也。

【疏】三因等者謂第一明了第二作意第三依資養根等即五根也由段食等資養故。

【疏】如定中聞聲至長時為論者會云定中雖不同緣今言同緣者據多分長時為論皆得同緣此解依不正義正義許同緣也以定心非分別故不與五識同緣今言同緣據散位說也後時定心亦名分別但除正智。

【疏】是彼類故無不遍失者謂後得智是緣事分別心之流類故言是彼類若言後得智無有分別者即別根不遍無漏及定心也今言後得智有分別無不遍失。

【疏】不漏五識者七究竟淨更無漏於五識非由六識至八地以去六識恒無漏故。

【疏】如前攝論共依文等是者即猶前無性五同法至是共依故文。

【疏】准此前依是為好證者准此經文亦得與前五依六依為好證不但此等七也。

【疏】前一師至亦是此流者亦是此有俱有依之流也何以知者以初師云七八二識既恒續自力勝故明知有互相依義亦解云亦此流者亦同前三位有第七識此解勝。

【疏】不障彼乘之識者即無覆無記識也以法執望二乘說若望菩薩亦有覆此識三位有故名為不障。

【疏】或無漏識亦得有故者菩薩出世道及滅定皆有無第七二乘不得法空觀故無第七。

【疏】又各別依故因者此第三師引瑜伽論云六識各別依故不能執受有色根身第八遍依故能執受根身等故有色界亦依色根何故不說言七八為依者意說八用七為依七轉八亦轉。

【疏】第三師云諸識種子應者所依七八現行識具三義如前理說者意云生下文也□師意說種子既具三義應以七八現行識而為所依其三義者所謂前說生依長位住依故論云識種離不生長住故彼者即總七八現行識也。

【疏】始四乃至一等者意云此第四師說五識具四所依謂五色根六七八識第六具二謂七八識第七有一謂第八第八有一謂第七其心所各各更加自相應之心即五識心所有五所依乃至第八心所有二所依等。

[1]【疏】入疏長從之義者難陀五識一剎那亦是常住大綱之義大分五識唯一剎那間斷之五識相續者即子細別解也。

【疏】如瑜伽等第一五識六等中者意云瑜伽第一明五識有六種義第一謂唯了別自境所緣二唯了別自相三唯了別現在四唯一剎那了別五隨意識隨染發業轉六又復能取愛非愛果。

【疏】有二剎那俱生者前後生名俱生也。

【疏】亦非展轉無間而生者亦非五識中自他異類展轉無間生故眼識等起後必有音識生也。

【疏】從此無間必意識生者意證五識不相續非證五識由六生也此文如下證第六由五識生故第六以前六識為間導依。

【疏】彼先自生至常從義者此答前問問云且如平等性智初起時第六意識何非此依今答云彼先自生意云彼第七識無始自相續生見道以前恒不簡斷由第六入生法空無漏觀時令其前念有漏第七滅後念無漏第七與平等智俱起故其前念有漏第七但用前自類有漏第七能引後念無漏第七及平等等智非由第六今得生也但以第六為增上緣令七轉變故彼疎遠者平等智但親依第七不親依第六故言疎遠。

【疏】二率爾遇境位者論中遇字意含率爾如下奪中既有二種準下奪中今縱處亦合有也廣如演秘說。

【疏】上一位言通下二處至通第二者意云此破前師先須從奪且縱有三位且如疏列即如論言且前五識至可知所說者是依論文雖無率爾位理准有也如演秘如下奪集復有三位即飜前三位立如論言若自在位至寧不相續者飜初位論等流五識至互相續生者飜第二位論言若增盛境等飜第三位一位貫下二處者即通下二飜位次遇者通第三釋釋位然第三飜位境字通上第二飜位並披論文配問遇字何不配自在位耶答遇者是劣但約因位不論自在以恒續故不通第二位者以前三位論中無第二位但義准說有所以遇字不通第二飜位。

【疏】自下奪中即成三奪第一以事望理難第二位以理成教難第三位以教成理難。

【疏】轉五識故者若據不正義初地轉得無漏五識亦名自在位。

【疏】即在八地去皆能任運者問八地去猶藥病而未自在任運而知如何今言亦等菩薩答今者且據據自利邊而得任運不爾等言即除彼也。

【疏】無漏殊勝非前位故者意說佛無漏諸根互用增勝不同前有漏位八地諸根而有漏故也。

【疏】不假分別者不假作意分別方始恒緣即一切時任運恒緣於此前境。

【疏】亦應諸佛無率爾心至今初見故者此約佛位假說有率爾心以剎那初隨境故其實佛無率爾心也。

【疏】若皆見至然但有三者此約實義以無尋求例無率爾心以率爾時即是決定等三心故以曾見故即起決定更無率爾言等流者望前曾見心名等流也非即此念名為等流以初念故約前後相似名等流故云但有三心謂決定染淨等流心無率爾尋求心理如前說有云但有三心者說佛解脫道但有三心無等流心有率爾決定染淨三心也。

【疏】言故心前後者約因位中說有心前後故五心據未自在位若自在位即五心不具故。

【疏】以事望理難者謂佛等於境自在者即其事也如變大地為金銀海水為蘇酪等即約此事道理難五識令相續也。

【疏】為非初過者亦有疏作此字今從此字勝意云為非次第二率爾遇境位即飜第二位也前師說非故名過也。

【疏】等流心後亦得相續者意云若率爾遇境位劣無等流心不得相續若遇勝境未捨識來等流心後後亦得相續也。

【疏】此意亦如未在位者意云未自在位縱汝不續豈自在位亦不續耶此亦爾縱令在率爾位可有不續豈等流位不續耶故等流位五識而得續也。

【疏】五識生時三心可得者准演秘云三心者率爾尋求決定出瑜伽第一文謂率爾染淨等流無尋求決定尋求决定唯是意識故。

【疏】可言五識互相續生者非是五識一念即滅更互相續名相續也。

【疏】彼若至相續轉者是難詞也。

【疏】□相續生者是前師答相續義也。

【疏】非眼識斷至可互相續者此即牒非彼義並生下難詞。

【疏】若爾此是意識相續生至可互相續者此是自徵云瑜伽但云既眼□時非無意識此證第六識相續何關五識□此既不爾下論主釋瑜伽文不爾意有云若爾至乃言五識相續者此是前師難詞指彼論是明意識相續非明五識也故疏如眼識時以下論主解彼互相續生明瑜伽不爾意二解中後得勝。

【疏】設許不相續者自亦許此中容境五識有不續時。

【疏】欲界上四天者欲四天者除四天王忉利天以彼二天可相□害言但樂增故者唯解遊戲天增嗔故。

【疏】瑜伽第五四句云者一自害非他害云是欲界者不論處所欲界上四天意天意慎恚天等二他害非自害謂三惡趣極苦處及在胎藏中三自他害即人間及下二天四自他不害謂上界天及中北鬱越等。

【疏】一說住妙高層級者即須彌山四埵名四妙高層級謂四天王所居處二云即三十三天居須彌山頂。

【疏】此善惡人著者善人境者如瞻佛像惡人境者如愛三途苦具境等境是強五識不斷。

【疏】釋但一念文者此會前瑜伽文問既言五識相續者何故瑜伽云一剎那五識生從此無間必意識生耶故疏會云此據率爾境變平等中容境說有率爾心若增勝境計五識相續有云□爾等總一憶也。

【疏】五十二文言通故六識明知互為根緣者問安慧決引此文為證即應六識互相無間何故第六不以前五為無間耶應因護法會之此解略難解下具解又云若此六識至意根者意云安慧師引瑜伽意證六識更互為緣以前難陀計五識唯第六識開導依故問安慧師第六決不用前五為開導依瑜伽言若此六識為彼六識文如何會五識為彼六識開導可然第六意識不即如是答言總意別亦不相違前五識為彼六識開導其第六識還用自類為開導也故不相續。

【疏】若五識間斷至五識生故此敘前難陀五識不續一念生定有意識生若爾即五十二應云等。

【疏】或時散亂者顯五心不次生。

【疏】有二者第一破意用五為依第二難意令以七八為依。

【疏】有無第七者意云諸師許滅定中或無第七如常從說今時即計有第七家故滅定中有淨第七安慧師第七唯有我執若依生空後得智為加行入滅定時即無我執即滅定無第七不許第七通淨分故餘師許有問安慧既不許滅定有第七如何乃言滅定中有七八耶答約安慧宗中餘師說也是即意識不假五識者不用五為開導依。

【疏】亦是六以七八為緣業者前師計五以意為依今第六應以七八為依故例同五識也。

【疏】即顯末那名通無漏至亦爾者意云謂第六識先於世第一法作有漏生法二空觀能引後念見道無漏智正起時有漏第七及與四惑并分別者並皆伏斷俱生者伏即何以知者生法空觀違二執故望安慧宗唯有我執無有法執既第七滅引平等性智空二執故此智但依第六上立而不立依第七何以故謂安慧本宗不許第七通無漏故問若爾何故言平等性智相應末那乃至亦應用彼為開導聖教既有明文何故雖違不許答言有平等性智相應末那者但有其名而無其體即顯第七名通無漏假名末那實無體也由轉去有漏第七得平等性智所以說平等智依末那立其實唯依第六識也問設不假立無漏末那名有何邊耶答有違經失經云初地初心平等性智得有相應末那故。

【疏】此約異生一分有學菩薩受生等者謂異生受生位中必依染污意識得生中有沒心常起染污故由六七引第八生攝論說染污識通六七二識有學一分者就有學中有利鈍二根利根者從初果直得羅漢更不受生非此所說其鈍根者次第受生亦由六七而引第八菩薩受生者由悲願相應善心即二智相應善心是六七二識問異熟心依染污意依何位說答唯約異生不說聖者亦解通約二乘有學說謂有中有故又中有沒心是染污故問何故中有初心不起染污要後沒心位起染污耶答中有初心猶近聖道不起染污謂此身中得無漏故故至中有沒心起染污意云無漏道違故問初二果人可爾第三果如何起染答第三果人於中有沒心於上界定而生受味生上果也問地上菩薩有中有不答有二說一云無中有瑜伽云菩薩由智結生對法云亦依悲願相應善心故以悲願助而結生也故大論云菩薩知而受生非為不知二云七地還菩薩悲增上者為救眾生故受分段身亦有中有瑜伽等說欲色二分有中有故又顯揚證大地菩薩不受無色界身由此知許有中有問菩薩中有有染污不答二說一云雖受中有不起染淨菩薩知而受生非為不知又由悲願助結生故無染污二云菩薩分別惑雖無俱生猶在於藥病等未能遍知故於中有有俱生愛准此而言合中有污二解任取更撿餘文問何故但說悲增上不說智增上答智增上者受變易身求菩薩故於此問答略不論。

【疏】若分段若變易至善□緣者問分段可爾變易既無別受生云何亦由二智善心為緣引第八耶答菩薩受變易生皆由定悲願等助先故業感此分段身漸細漸微變麤為細易短令長如增受法長時不絕名為變易皆由二智入定以悲願資助以得長久約此道理而說二智引變易生也如下第八二種生死中解。

【疏】既有三證者即前引無性攝論世親攝論對法第五。

【疏】由前八識皆過證者意說前八識皆有過證得互為依。

【疏】例與五依故者如定中意識先有得與五識為依如無心位意斷以應用七八為依以恒有故。

【疏】大乘初無漏心者即初地平等性智。

【疏】此中四緣如下廣解者即通指因緣等四緣如下第七卷中說有云此中第四等無間緣指下七卷說應如第字言為此依者為開導依也。

【疏】他現生處不障我略者意難云且如意識現生時不障眼識路何不用意為開導依要令意滅方始開導耶既現生後不障路而非開導者故知八識不得互為等無間緣非如自前心也且自類前心不滅即障彼路後心不生故待自類前滅後生方為開導彼既不障故非異類互開導也汝如何說他與此為依耶。

【疏】如薩婆多至應無間道者難前師也且如有宗心不並生可互為開導大乘既許八識俱起應無開導既俱時生如何更互為開導故云今既俱生應無開導汝若識為依應即不俱生次舉論難。

【疏】色法應爾者若識多少不定容作緣者准此道理色法應爾亦多少不定故應成無間緣又云若准瑜伽五十一文前師多少互作等無間緣道理應爾今則不然。

【疏】體等者心心所法各各唯一無二受等並生名為體等用等者心心所法同依一根同緣一境作用相似通三性等名為用等。

【疏】隣次而生者意云且如識前後自相望乃至思等亦爾故云隣次而生問何須作此說耶答若論開導依即一箇心王與後多心所為開導受等不爾今約無間緣說即須心心所各各自前後相引故說隣次之言。

【疏】無餘自心隔者意說心心所自前後生時無餘心等能隔自心名無間緣若有異心隔者不得名為無間。

【疏】[1]非如色等者色不相應難多少不定非無間緣眼等應爾等者等取不相應也。

【疏】彼復難言者前師引攝論難護法計色為無間緣故彼論難經部意若許後心為種者阿羅漢末後心應得入無餘涅槃後種更能生故下總結云故知色心意等可容有等無間緣及增上緣不得名為因緣疏中引彼且攝略也。

言上座部師者即上座部中以經以量者說為經部非是部中經部也。

【疏】即是設許色有此緣無因緣義不作此解等言無用者意云經部師不立第八將色與色將心與心名為因緣今解不然設設汝色心前後相望為等無間緣不得成其因緣義若不作此解者所言等言則無用故夫言等謂前及後各一法相似名等今若許色心前後得成等無間緣即前後多少不相似云何名等故知縱許非實許也。

【疏】一者彼部許色有此緣者何以得知彼部許色有等無間緣答彼正文為證者彼攝論第三正文既難云前色心唯可容有等無間緣奪因緣義明知彼許色有等無間緣若不許者何言唯可容等無間緣故以第三正文證經部色有等無間緣也。

【疏】若爾何故至名無間緣者難也若言經部許色心有無間緣爾者何故第一云非經部師唯色等法名無間緣耶。

【疏】第三卷至等無間緣答前難云說有緣無義各別故且有者第三緣色根之中含諸種子謂有色及種並心故即許彼色為無間緣彼第一唯約色說無種識故不許為無間緣也又云或可各別部計第一是經部師第三是上部中經部師二部差別計義有異不須和會。

【疏】二者至為等無間緣者第二解意者准攝論第一本計不許色為無間緣以色多少不等故今攝論第三且縱許有無間緣據欲奪因緣故亦非本計許色為無間緣也。

【疏】此義為正者此論中言縱設許是正義非是彼宗許色有緣也。

【論】心所比依隨識應說者先問云諸心心所若令識為開導依舉論答云心所此依隨識應說即此識心所此識開導彼識心所彼識開導。

【疏】自下大文釋難於中有五[1]難第四後起他難第五諸論教相違難。

【疏】不可離別施設殊異者四義等故不離別令異也四義者而時依同所緣事等言何故受等至想等為依者長續自體。

【疏】何如不如著名沙門義者意云此沙門計受想等各各自前後相生今難意者何故不如着名沙門義受引受想引想而乃前念識俱受與後念想為依耶即觸生受受為想依故為難也着名沙門者非真沙門相似沙門也。

【疏】減三緣故者減至三緣也。

【疏】彼設若不者意說前念不滅者後心不得生。

【疏】名為無間非實是者由彼論亦云五識無間有意識生意無間者依增上說。

【疏】四緣廣分別義者亦用此無間緣緣等四緣廣分別義與今說相似。

【疏】乃至決定生者意說此心心所等無間後諸識等決生指彼論文故云乃至。

【疏】意取決定識不取一切者意取自決定為緣者不取餘者所以言總是通說也。

【疏】一法未遍知者意云引此文者意證言總意別據此論文即言總意別若准攝論文即言別意總言一法未達名別意有生空理名總即准斷□證生空理故則密意說更有異說如演秘廣明又如有云一法未解可即不解一法亦是言總意別與此意同。

【疏】不爾因緣依此便非有者若不作此解爾者即不顯因緣依何以故以不緣因緣依故。

【疏】此理定無者近理定不顯無間滅依何以故以第七不緣自前念識故設設緣者即依緣不同以第七不緣第八識故。

【疏】所依之彼至所依之識者說所以即是彼第八也更非異彼別有第八故所依所緣對能緣以得名也。

【疏】此即通解者論但言聖說此識緣藏故不言緣識見相分及心所等以下方別諍。

【疏】非殊勝汝不可計我故者以種子無緣慮勝用不可計為我所疏脫所字或可我字中合說既不可計為我所耶。

【疏】我所行相者我所與我同緣前境受領取像等行相今若緣我時兼帶彼行相故云帶我所行相轉。

【疏】論不言緣者以第一能變論文辨相應中不言五教與第七為境諸論亦不說何得率自妄性計五遍行為我所。

【疏】我所有屬他之用者我所即相分相分有發識之用故相屬見分而能發識故云有屬他之用。

【疏】等流境者五識所緣外五塵是內五境之等流等流者是相似之義雖內外別內是五塵故。

【疏】不簡現行及種子故者諸論中但言第七緣藏識不別簡緣種子現行等。

【疏】何故計種無別物者以安慧計種但似功能非別實有不隨十八界繫故。

【疏】此簡遍計所執至非有為故者以安慧種子是識上功能非遍計也彼若計是相分即遍行收設許是遍計亦生種故問此種既唯是識上功能無別物者何故上言十八界種應成雜亂等難答彼言安慧宗中餘師義非安慧義或可亦慧就他宗申難非自義故種無體。

【疏】若別起我所見即別緣諸蘊為我所者既執蘊為我汝等許別起我所見應別執餘蘊為我所故前三師皆有此失。

【疏】此即舉事至非執了然者且舉世間共成為例長連讀自悟意云斷常二見更不得一身中俱明知第七識中亦不得起我我所執但可相例不道七識中即有斷常二見也。

【疏】亦遮計餘識為我者以餘識非一類故不執為我此乃汎簡非是此中有此計也。

【疏】作用相顯者以相分間斷不可計為我餘三分中見作用相最顯。

【疏】或即一念計此至第七所計者意云一念中於我見上義說我所之言問如前破他無一心中有二慧何故今言一念有我我所耶答二慧俱是執一心不得並我所但義說所以一念而得並即我所但依我見上義說而不是執故一念但起無失計此即是此者意云一念中計此我即是此我所以義說故有云計此即是此者我即是義也又是我之我者西明云是我者顯此第七計第八為我之我者義顯第七更不計餘唯取第八以之為我我故於一見以義說二言又解云是我者義簡他義之我音義簡非我理實末那相應我見無此分別。

【疏】善心等可然者善心等無執許得三性俱起執則不然。

【疏】亦不可例至亦不得之者意云一心中有二行相後緣二境必無此俱起義故於四解中第四護法為正。

【疏】即除四人者三乖無學及不退菩薩為四此應分別者即初地等菩薩雖非四人而起無漏心亦不緣藏識故須分別中疏十至功德畢竟者初一大劫中所有功德至初地時而皆圓滿名畢竟也非是後二劫中功德初地亦圓滿也。

【論】知諸有情至佛影像故者西明云此引大莊無論證平等性智通緣一切知十地菩薩根性差別為現他受用身佛影像故十種平等性智入初地時即能證得後後地地修學至佛地方得答有二說一云平等性智初地即能諸菩薩現佛影像且如十回向位菩薩尚能八相成道況初地菩薩獲百法明門十種平等而豈不解現佛影像二云十種平等雖初地得要至佛地方得圓滿然後乃為十地菩薩現他受用身如下第十四智成三身平等智能現報身為十地菩薩而說法也其妙觀察智亦有十因廣如理趣分疏撿敘。

【疏】各自取所者第七能審量故喚第七名為末那有云心意識三各各自取所緣第七別名末那。

【疏】後解並□二字者撿疏合有三字一者並二者煩三者惱合有三也。

【疏】此初五字至非一法故者五字即頌中四煩惱常俱五字也故今長行先解俱字次乃解四字即□非一名為四也如下云是名四種是也。

【論】愚於我相者愚者闇也闇其虗假之身妄執堅常之我此乃昧於幻士處隨情計豈非闇耶故與此識俱者唯是迷理不共無明如下證中自當分別。

【論】我慢者慢有二一者陵他二者恃此唯內緣恃內故名我慢。

【論】並表慢受等者並表之言而有兩義一表慢愛二法與有見俱起二者表愛與慢俱起如西明疏有數解。

【疏】不假他後起者意說我見不依邊見等起故此識識俱無邊見等又云不假他後起故者意云我見既內緣相緣生所以不藉他我所邊見等後起也此解好。

【疏】其我所見至以名通故者意云我所見即向薩迦耶見中攝不向我見中攝問薩迦耶見與我所見何差別答言薩迦耶見者大乘飜云移轉身見乃名身見等為移轉有等得攝我所見所見亦得得有轉義故所以攝也若但言我見即局攝不盡寬狹有異然薩迦耶見即我見也。

【疏】又前二見通緣內外者意云答前問也前問云何故我見不與我所見邊見互相續生耶答二義一云此識相應我見一類無間所以不容起我所見等即指次前恒內執等文二云又我所見及邊見通緣內外此相應見恒緣於內故不互起問第七既不許有我所見及邊見等如何言二見內外有答說前第六識中我所見等問本意但問第七識我見如何將第六識中我所見等答有答觀其本意問云何故我見不與我所見邊見互相續生所以得將第六識中我所見等答也問我所見與邊見何別答行相不同故二見有別我所見如執五蘊有二十句中間五蘊為顯有五句是我餘十五句是我所緣此起見名我我所見如計色是我我有諸受受屬於我我有受中餘蘊准知邊見者隨此執有斷常等解即名邊見故二見有別。

【疏】都無所有者意說第七識中都無有疑其執我者愛着故故無有嗔也。

【疏】行相不同者謂餘疑等行相與此四惑不同故第七相應□唯四。

【疏】四種愛以為集諦此何愛攝者言四愛一者愛二者後有愛三者喜貪俱行愛四彼彼欣樂愛雖皆集諦此愛即便第一愛也撿攝釋敘。

【疏】以此各許自力生故者以見慢等各自力能起不相藉故所以難云不得相應。

【疏】亦是類故者意說修道中強分別生者是見道□緣類然是修道斷。

【疏】通見修斷者問決辨第七相應惑云何乃說通見斷耶答不唯約第七通解諸識相應惑也。

【疏】設卑慢等者意說卑慢亦陵物故故不得貪相應。

【疏】□便言先問根本者意云凡簡前合簡遍行次簡別境等何故今前簡煩惱答據實合前簡遍行次簡四惑俱□言便故先問根本後方簡遍行。

【疏】若憶過未至未合名欲者此辨欲與念差別也若憶過未法時合者是緣過去念緣過去故追憶往事恒明記故若未合者即是欲故以希望為性於未遂事恒起欲故意說合名念未合名欲。

【疏】於所愛事有欲生者問現在豈無所愛事耶答於現在所愛事生者而是貪而非欲也。

【疏】非我滅者我境也即本識與第七為境而計我。

【疏】由加行心至本質一法者問若是定心唯緣一境十六諦觀如何得成亦心緣上故答由加行欲謂加行心時作斯下上緣於諦故亦入觀時即能如是唯緣本質一法者如水月觀等又云唯緣本質一法汎言定心加行作此境解非謂言一法定唯緣一境有歷觀諦別故。

亦非常解者有間斷故非如二十八常相續故。

【疏】隨業等境者第八識雖業所感為七等境有云業者用。

【疏】因定類生者佛果中定者因定之流類類由因所修果方起故問佛八識總有定不答八識皆有如來四威儀中恒在定故世尊無有不定心故。

【疏】任運既無定者意說任運既無是定應不緣觀察也。

【疏】有慧之境有定不定者意說有慧之境有定有無定者故此識俱無有定今但約定說不約境說以第七境常定有故。

【疏】所造觸者謂所造澁滑等觸然是能造分位差別則是地大增故名澁水大增故名滑其觸於能造分位上立無慙等亦爾雖分位立而觸許是有體名有體假雖所造觸體非是實色今此意取轉變分位稍須似實名有體假。

非如長等諸形色等者意說不同長等相形名假是無體假是也。

【疏】雖說有體至隨根本後起者此指前無慙等。

【疏】又且如嗔輕微者名嗔等者據實嗔重忿輕然謂忿起之時行相顯故故云嗔輕意說嗔增名忿忿麤嗔細此是不正師義如長等者意說忿等無體假猶如長等也。

【疏】即於彼假者意說說長短是假色上假忿等是彼嗔等上假故彼者即實法即於彼實上而立假故實外無體。

【疏】餘染心說俱義者此師會云言染心中與忿等俱者據第六識說。

【疏】三文別者會以下三師所說文也即第一說五隨遍染心第二說六隨遍染心第三說十隨遍染心下言及論三文者即指此文然約別義者即如論中所立及釋文是。

【疏】外眾緣力者其睡要藉內外二緣內即惛沉外即病等既有時蹔起明是間斷。

【疏】要作雖亦然者此盡伏難難云要作與睡矓既一種由內外緣生及有間斷此二何別答據七並不相應約餘別義則行相有別別義者謂追悔先業等如論可知意云今據相顯且簡睡眠若約通內外二緣此中簡亦得。

【疏】一類無始簡別不假內緣而起者此者第七不假身心沉重眠昧內外非不假與身俱等內因也故一類無始之義以簡別內緣內執之言以簡外緣二緣俱無故云所藉緣少。

【疏】此二多依身語門轉者由尋伺為因發身語業。

【疏】特越常倫者倫謂類也若不許五遍染心特越常徒類之義也又論者法也理也。

【疏】且如惛沉等至七八應無者此則後師難前師即此文中有二難意先顯違教難後顯違理難若不許五遍染心者應非染心便違聖教論有誠說遍染心故。

言遂言說彼六識中變等顯違理難即修彼計下由自理汝遂言五遍染心但說遍六識者條彼計也聖說遍行□諸識有應七八無下有問答。

【疏】若爾五染言遍染至應知五亦無者後師難云言五遍於染唯許六皆有第七即云無者亦應言六識起根本唯意獨許有五識中應無。

【疏】汝言遍六染心等者意難云汝言遍六染未審遍何位地說之為遍即牒前理無□□前隨惑之義不遍第七若據此難後師為勝。

【疏】只如至七識中無者前師救云若言五遍染心無此不成染者且如下六遍染文中即無五隨中惛沉等今何妨論言五遍善而七識中無。

【疏】即是六識中除根本者此師隨惑不與根本俱起即除起根本外餘染心時皆與五隨同起所以五亦遍染心約此道理云無此五不成染不道遍根本染心云遍染心也若據此理前解為勝即無隨惑家勝。

【疏】第一因釋諸論相違者由第一師釋諸論違逐後有諸諍也。

【疏】如定變化障至豈有惛沈耶者意云即硬澁是無堪任性能為定障復是變化障變化者即神通也然此無堪任性能為定障非唯是染污諸不調柔性即三性心中皆有此性今既善心有無堪任性豈善心中有惛沈耶謂惛沉以無堪任為性故故為此難。

【疏】如有漏善等者意說由惛沈與七識俱遂令善心□無堪任非自善心有惛沈也成無堪任者如第七有我執等令前六識所起施等不能亡相等是。

【疏】如何嗔時有而言通染心者意說掉舉既是□分如何嗔時而有掉舉。

【疏】或文外意者意云此中□說□世俗有是實者即瑜伽文外意也彼論不許世俗□者是實有故問云何名世俗有答世間共說掉舉是貪分故世俗有家說是貪分名世俗有也。

【疏】何義不同者以掉舉例同悔眠令有體也有何義不同悔等而令無別體耶。

【疏】而彼二文者即說六說十二文也。

【疏】不取別境等者邪欲邪勝解是別境染分此間不取然妄念等三雖通痴分及別境染分然今但取是痴分者若據二十二隨惑即不取邪欲邪勝解及妄念等三偏取是別境染分者問何故說六遍染則不取別境染分說十遍染及取通別境染分耶答下說十遍染心家廣明所以。

【疏】今言□者至二俱相顯者約此疏說六遍中有五義簡第一簡不定四第二簡根本第三簡忿等第四簡無慚第五簡惛沉等若依論但有三簡。

【疏】不說根本名為遍故者既言隨□遍染根本設名隨由不說是遍故今簡之。

【疏】解通麤細者意說染心行相有麤細也麤者□□猛利猛利心中起□故細者行相沉審審心中起□故故此六法通二種行相故遍染心。

【疏】簡[1]增惛沉掉舉二法者意說不信等六法通障定慧行相增勝惛沉掉舉二法不得通障故此六中不說惛掉。

【疏】然無一文至簡惛掉二者長連續自曉也無一文者意說然一惛沉無說相飜相順通障定慧也惛沉無文說通障掉舉亦爾。

【疏】彼即不爾者意云若若拘惛掉體亦得通障定慧若據麤顯通障而即不許今論麤顯故須簡之。

【疏】雖復簡他非所遍義者意云據就□隨惑中簡他耶欲解等不名遍以邪欲解等不遍故非是此六便遍一切染心也。

【疏】十隨惑者為欲生起下文故先舉出。

【疏】亦簡不定四者即邪欲邪勝解二法簡不定四不定四雖名隨煩惱今約二十二隨惑簡故除不定四。

【疏】通後二義者即通前二義中通前二義應錯為後字或對餘說又通後二義者周曰即此十遍染心文中總有四義簡第一簡不定四第二簡根本第三簡忿等第四簡無慚今言十遍染者以四義中通後二義所以言通。

【疏】雖簡他法非所遍者意云簡餘非所遍言十遍非十即能總遍染心意合是釋通伏難。

【疏】三文者五遍六遍十遍之文。

【疏】如不以見即慧體故別說見者意云如根本惑中五見雖是慧既得別說者此識相應我見亦爾雖是慧亦可說意云不以見即慧體故而別說見也別境中慧准飜顯若不爾者即別境無慧也故第七相應亦有慧也問別說見與慧義意云何答五十一心所法中義別立故故見慧別開說。

【疏】此師意存別有體者以有別師許散亂次定為體故有此說餘者說遍者除散亂說餘不審等遍也。

【疏】緣外染污三種業生者意說不生知於境不了故發身語意三不善業生又云緣外染污者不正知行相緣外以染污慧為體是不善性所以發生三業也違越軌則為犯戒等如顯揚第一說。

【疏】忿等十四如文說無者即忿等十及四不定也又周云忿等十無慚無愧散亂不正知故云簡忿等十四也。

【疏】何故此中不說隨三亦非遍也者此問也彼三隨亦不遍何故論文不簡耶答意可知。

【疏】與上第一師同者今所簡無者同第一師第一師但有九法更無餘者故云同同第八識者此所簡無者第八識皆無故云同也。

【疏】不正知設慧分亦是痴分等者以不正知設今是慧痴分由與慧行相異恐相應故今簡也又周云不正知非但是慧分不說亦是痴分故不說下自別說故散亂既有別體與定行相異恐相應故別簡也。

【疏】既許有慧恐亦許有者恐以不正知等同慧別境慧既與七俱恐不正知亦與此相應故須簡也然妄念邪欲解者體即別境念欲解故此不說疏以妄念慧是痴等攝者意說妄念不正知非取別境但痴分故遍染心也。

【疏】如緣滅道至起邪見等者意云邪見緣滅道皆是尋名而起邪見等問既現緣滅道起邪見如何云曾受境之類耶答非但現緣亦曾先聞名故故名曾受之境皆是撥名而不撥體親不證故如上乘等者皆聞有天上樂而起貪等邪見亦是先時聞名而今緣故。

【疏】無始曾得之境界者意云如滅道天樂等皆是先曾無始聞名今時更尋名而起見等種類名者今時撥名是過去名之種類也。

【疏】如他界緣惑者意云如貪等緣上界梵王時又不親得但以名為本質起自心緣名緣自心相即自心變相緣故故染心時定有此二。

【疏】又緣內至如何名散亂者此將起緣論文也故疏有三先問起之由敘次徵不起之意後問散亂之立號。

【疏】即簡散亂從定數來至不唯違善者意說散亂飜定數來或別有體以所障定通於三性故不唯違善故不遍染心定通三性者與三性心專注一境得有定故云下云染定起時心亦躁擾故通三性如下自解。

【疏】理亦應然者以別境通三性妄念等亦非唯違善法故今不取。

【疏】此別說念等者意云妄念與念雖是一體而五十一心所法中義差別故開為二種問此中既說念不正知如何類念非不正知耶答此不正知即是慧分前釋慧我見等別義准可知是故不釋念未曾類所以類也。

【疏】或是痴分即非我見者或不正知是痴分即非我見或可義別說之者重釋義說不正知我見雖一種以慧為體然義別說也約其心所行相不同有五十一所以據義別說。

【疏】更不間之者不同前慧我見問也即准前慧我見說別為二。

【疏】如於妄念至故有定者意云如妄念緣第八識一類之境雖緣現在第八識亦是前念識之類故云曾受也妄念既然其定亦爾緣第八時亦緣一類境生故。

【疏】忿等十二者即忿十並無慚無愧也。

【疏】先或起貪後或起恚者即於順境上起貪於違境上起恚。

【疏】不愛不[1]增之境有處中欲等者謂示合離者須於增愛二境起欲於非增愛境有處中欲亦即此中起□欲取攝。

又別解云未有於境至及邪勝解者此解意云無有於境不樂合離而起於染乃至起邪見緣滅道有離欲戒見取等有合欲即顯唯於增愛境起欲方生於染中容境設有欲亦不生染故不同前解善解取處中欲令中欲起□但是欲□而不能起煩惱今後解者重成前義亦有此理。

【疏】無染心起不□持者意即無有不□而起染也。

【論】諸疑理者於色等事必無猶預疑相應亦有勝解者意云且如於苦諦理雖生猶預於苦界色身必定□解知人天等決差別故。

【疏】下會違者問云汝若言要有邪勝解方能起□者如於理起疑時如何得有勝解舉今論答雖於理疑於事必□故疑相應必有勝解。

【疏】無有獨緣理不於事□者此師意許邪解遍染心故疑理必於事起決若不爾即邪解不遍染也。

【疏】今者大乘於事生疑至不於餘境生决□者意明於事生疑唯於此念事上决定生疑不於餘境生决定故故勝解非遍行不如於小乘一念事生□於理生疑許彼疑解得俱起故。

有云此念决定者若於此疑許彼疑解得[2]□□□。

【疏】理事俱疑者意難云何不理疑之時事亦疑耶如貪等俱貪故。

【疏】如迷人至定迷人者意云迷人必迷法若迷事必迷理迷人者即迷理於事印故人法二言□於理事。

【疏】此約事於理疑等者此餘瑜伽文文云疑於五事轉者意約世事於理亦生疑也即現事雙疑。

言非但迷世至但迷他世事者釋成也瑜伽云他世事者以彼事必依理故即疑彼有無報等道理不唯迷於事也故理事俱疑問如何得知理事俱疑如疏云非不迷彼理但迷他生事即其意也五事如下自解。

【疏】若此迷時一心於現事必生印可者此意云於他世理事雖疑此時同念必緣現在善惡事等生决印也故邪解亦遍染心無有不緣現在而得疑他世以世疑依對現在起故。

【疏】若緣非愛至情則不欲此事者謂邪欲必雖體是欲相非麤顯也正疑於理時於理不印意說雖亦有勝解相非麤顯故說此二境無欲勝解非實無體也。

【疏】五十三心所各各別說等者即五十一心所中更如邪欲邪勝解。

【疏】無善十一至如上准說者問無餘者可然云何無根本六耶答根本十中但有四種而無疑見嗔等六也釋無所以如前說。

【疏】既於事疑是疑惑者即共許伽論說於事起□疑也。

【疏】若謂彼言至有勝解者謂牒第三師救遂難解之未來也中而生希望者顯有欲也為無或有顯有疑也。

故於現在福為罪有差別者准此一段並是前師釋上文證有邪解疑等所以也希望未來有果故現在作福若希未來無果即現世作罪即於現在罪福而生印於未來苦報因果等道理而生疑等問此疑與欲解得同緣不答准上疏解理事同緣此亦應爾疑亦為勝解緣現在勝解與疑亦緣未來故一所緣有疑勝解於疑他世中亦迷彼理者此則舉事顯理非迷事亦迷理也則於他世迷理現在事印。

【疏】難言疑未來為無此應有我見者謂下難前師云汝疑未來之心應與我見俱時若言由有疑故無我見者下難云我見是推求疑亦是推求則疑時無我見難云即印持是決定疑時無勝解彼若救言疑時必無我見境故無我見者亦應疑時無決定境勝解應不生也若言理疑事境有得俱生者即應疑决二境殊同緣義非有若言疑亦緣解境者疑應不成疑解亦緣境生故解應不是解等難。

【疏】又於他世等於一心有勝解者即牒前師一心之中於他世起疑於現世有印者下難云疑杌為人等。

【疏】疑杌為人時此一心應有解者汝雖現印於未來疑然與得生因一心起者亦應疑杌時一心中應有解生彼若救云疑理事別得俱生疑杌境唯一故無解者即應疑解不同一所緣過。

【疏】貪嗔相返等皆應難之者例意云汝疑解相違許得俱起貪嗔相返應得俱生尋伺准難。

【疏】二云至猶預者意云前第一但引瑜伽唯約事疑為難故瑜伽云疑於五事轉等今第二更約理事雙疑為難故云二也謂前師詞疑他世理事時於現在起印故為難也若唯緣未來生疑及唯據菩提理生疑者既不緣現在事如何起勝解。

【疏】此亦去來理事雙疑者即二云以下文是。

【疏】前解但約事疑者即指前瑜伽五十八約事疑為難今時約理事雙疑為難故二難有別故瑜伽說疑緣五事起是□疑雖依事起疑亦別見道斷以是理疑所引生故雖言緣事行相迷理猶如見取緣事起亦行相迷理也。

【疏】行相淺非□者意云瑜伽言迷理事疑是□疑若迷杌起疑但是異熟無記心行相微劣於境不了妄執為人但異熟生攝非□疑也亦非見所斷。

【疏】惑通難前至二難染位者意云非但今難無掉舉二者即二法各有四難且無惛沉有兩難者第一無堪任第二非染位量云□起時應不得名無堪任以無惛沉如善心等又量云煩惱起時應非染位以無惛沉故如善心等無掉舉亦有二難一云無囂動二云非染位量云□起時應無囂動以無掉舉故如善心等又量云汝起起位應非染位以無掉舉故如善心等故言二汝各有二難即難前六遍染家也然今八遍染家云惛掉二法行相增時則不並生若以行相一麤一細而論即二並生故云然此與惛沉等。

【疏】如薩婆多者彼宗散亂以定為體也此頃舊諸法師皆然亦無文說。

【疏】念慧二法別境為體至或是痴分者此下是解妄念不正知也以即念慧別境為體亦更無別有體也或可痴分故。

【疏】此是非故者有二解一云若有此二法是染無此二法非是染故故言此是非故也二云此二是染法非是不染法染法即非非是過也此二是遍染心必有。

【疏】非彼染心是正念故者意云若無失念等者應非染心亦是正念故既不爾者知有不正智等也。

【疏】如加行善等者等取善心及自性無記等疏文互舉。

【疏】第一師至第三除二者第一師加三者謂妄念散亂不正智第二師如二者謂湣沉掉舉第三師除二者謂邪欲邪勝解前師許十遍正義唯八遍故須除二。

【疏】以彼唯執是彼數故者以第二師執妄念不正知是別境中念慧為性今簡不取下文出不取道理。

【疏】其五遍中亦可約此至無明為體遍故說也者此疏敘二論文說五六互有互無所由也然第二師雖設六遍仍不可別境念惠為體者不遍故遂云六遍以染遍心要由曾受境類等方生取別境為忘念等體故今破之言遍染者但取痴分也。

【疏】亦有愚痴者意云亦有愚痴分不正智不若爾者即有二不正知也。

【疏】有不正知時亦說有無明義別說故者自體不可言相應但是俱時別義用別二。

【疏】或總於慧無明立一正知者不可以依二法立即言有二但約假用說故若言此二者放逸應有四以依四法立故故不可隨所依法體立有多也問何故無二不正知答由慧無明二法相應共立一不正知故所以無二也。

【疏】及三文者即說五說六說十遍染論文也。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四


【經文資訊】卍新纂續藏經第 49 冊 No. 0815 成唯識論疏義演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Rev. 1.6,完成日期:2007/07/2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纂續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版權宣告

Powered by Drupal - Modified by Danger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