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資訊】卍新纂續藏經第 31 冊 No. 0608 法華經知音
妙法蓮華經知音卷第六
妙法蓮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隨喜者。准華嚴行願品。為十八願中之第五願。謂凡見聖凡小大所作功德乃至一塵。皆往詣其處。而隨分歡喜也。以見聞隨喜往古來今之事。始能生如實智。為眾生如實而說。不錯謬故。況隨喜此經功德甚大。故與校量。法師品佛滅度後。一念隨喜者得記義也。上品佛子住此地。是則佛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前二句。法師功德品明也。以六根清淨功德。是同佛之受用故。後二句。此品明之。以往詣僧坊。勸人坐聽。行則感上妙象馬車乘。坐則感帝釋梵王等座。是常在於中經行及坐臥故。又從地涌出品。上行等菩薩會言我等隨喜。今校其功德。使彼不唯隨喜。且發心佛滅後。受持得囑累也。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至)得幾所福而說偈言。
世尊滅度後其有聞是經若能隨喜者為得幾所福。
爾時下。躡上品而不毀訾。起隨喜心為問。以上品但校何況讀誦書寫廣持者之功德。尚未校不毀隨喜略持者之功德。故彌勒今申問之所許也。謂隨喜之人。得幾許福也。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至)阿僧祇不可得比。
爾時下。隨喜之人。有僧俗長幼。從法下。隨喜之地。有僧俗村市。如其下。隨喜之機。有僧俗親識。皆約最初一人而言。是諸下。即隨喜之機。次第二三敘至第五十。起校量案故曰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等。若四百下。眾生無量。有人求福下。財施無邊。是大施主下。法施無盡。財施即檀度。法施。具戒忍進禪四度。於汝意下。問當機以明其福多。佛告彌勒下。牒前多福。校第五十人隨喜此經一偈者。多福為少。至不以譬喻知也。阿逸多如是下。以最後校最初。其福不可得比也。故曰何況最初等。良由彼權乘小果。此究竟大因。必以自初沿至第五十人為校者。字經三寫。烏焉成馬。法久訛傳。不無差謬。而功德尤勝者。顯最初一念隨喜之人。固當授成佛之記。而不誤也。大集經云。眾生之業。性是顛倒。二乘之業。有邊際故。菩薩之業。無邊無量。是故菩薩勝於一切聲聞緣覺。此財法并施之施主功德。不可與一念隨喜之菩薩業相校量。見矣。
又阿逸多若人為是經故(至)為人分別如說修行。
上節正隨喜者功德。此節旁贊者功德。又阿逸多下。現生植四威儀功德之因。緣是下。來世報其往詣得安行之果。若復有人下。現生植分座之因。是人功德下。來世得坐天王人王寶位之果。已上明一人所感依報之功德也。阿逸多下。自他現生植正報之因。是人功德下。來世依正得與總持菩薩共生一處之果。後品藥王勇施等。皆與持經者之陀羅尼呪故。共生一處。勸與勸者。身根往請之所感。利根智慧。意根等受教之所感。且約一生言。百千下。約千萬生得六根功德言。有音不清曰瘖。一向絕音曰瘂。瘖瘂之人。口氣多臭。皆由前世謗法。及阻人聽經所致。今勸人往聽故。聲不瘖瘂。又聽法華故。口氣不臭。此約聲臭論功德也。舌常下。約色相論。齒不下。口內之相無病。垢黑黃疎缺落。皆齒病也。差。向外之暴齒。曲。向內之鈀齒。唇不下。口外之相無病。下垂則長。褰縮則短。麤澀則苦。瘡胗則穢。缺壞則露。咼斜則歪。厚大則蠢。黧黑則滯。勸人聽經者。皆無此口舌之嫌。故曰無諸可惡。惡嫌也。匾[匚@虎]踏鼻也。曲戾歪鼻也。陿長窄面也。窊曲凹面也。勸人往聽。元屬身口。身口既往。喜生於心。而喜形於面。故鼻面皆無此不可喜之相也。唇舌下。謂勸聽法者。不唯無病惡。且有相好也。相好有七。一唇嚴好。則不垂縮麤胗缺斜厚黑。二舌好無病。三牙齒嚴好。則不垢黑黃疎缺落差曲。四鼻修美。則不曲戾。高直則不匾[匚@虎]。五面圓則不陿長。貌滿則不窊曲。六眉高長。七額平廣。則無諸可惡。此三十二相少分之好。校佛則未足。比之天人。則其足矣。世世下。謂一世勸人往聽。感多世見佛聞法之信受教誨也。則一大事因緣果報。何盛哉。阿逸多汝且下。繳其旁替者之功德。校量正持說者。則功德益難思議矣。故曰何況一心聽說等。此句伏下品談法師功德之案。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於法會得聞是經典(至)其福不可限。
若人於法會下九行。頌初節。若有勸一人下九行。頌次節。長行前者。頌文後之。
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上品一念隨喜。不名法師者。非本意顓業故。此品既恒心顗業。故眼等六根。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為功。而獲見聞三千大千世界色等六麤。分別不錯不壞為德。以法師保人天。範維凡聖。其功德等佛。故曰法師功德品。問法師品六種法師。一念隨喜一種。既已鳴德。供養一種。胡不言之。答實論功德。須受持讀誦解說書寫。自他皆得開悟本有佛之知見。若夫供養禮拜。唯獲福田。故不校也。或有受持讀誦等。為法供養。亦攝盡也。故藥王本事品。有法供養之校量。
爾時佛告常精進(至)因緣果報生處悉見悉知。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於大眾中以無所畏心(至)肉眼得如是。
爾時下。總標持經者。得六根功德千二百八百。當如首楞嚴優劣。必常精進菩薩當機者見。功德由精進致也。是善男子下。別敘眼根功德。必曰父母所生肉眼者。見經功德殊勝持者。不待修得天眼通。即凡眼便為佛知見矣。下五根同此。見於下。依報橫竪世界相續。亦見下。正報善惡眾生相續。及業下。業果相續。偈五行。初行頌總標。次四行頌別敘。彌樓云光明。七金山也。問持經者多。功德未驗。何也。答不常精進故。即常精進文字者尚少。況如說修行乎。苟如說而行。勺水同江海。撮土等大地。舉目無非妙法矣。
復次常精進(至)如是分別種種音聲而不壞耳根。
復次下。標功。得千下。具德。以是下。總敘。象聲下。別敘三種車聲。啼哭愁歎象馬牛曳車之悲苦聲。螺聲下。四種樂聲。笑語人聞樂之歡樂聲。男聲下。人間凡聖是非悲歡六對聲。天聲下。天上八部聲。火聲下。人天共有四大聲。地獄下。天人共有三途聲。已上世間六凡聲。比丘下。出世間四聖聲。以要下。總結持經者之功德。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父母所生耳清淨無濁穢(至)功德已如是。
初四句頌總標。次五十六句頌別敘。後十二句頌總結。橫遍十方。竪窮三界。六凡四聖之聲。無遠邇小大。持經者不移於此。而遍聞於彼。雜而不壞。一而能別者。良由圓通本根。合乎法身功德。固當如是。迦陵頻伽云好聲鳥。其鳥在[穀-禾+卵]。聲已壓於眾羽。命命即共命。一身二頭。神識互別。報命相同。故曰命命。勝天王經云生生。光音二禪天。徧淨三禪天。有頂四禪色究竟天。
復次常精進(至)若欲分別為他人說憶念不謬。
復次下。標功。成就下。具德。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屬眼舌身意四根。耳鼻似無干也。亦敘功德者。以初受時。耳得音聲之先。鼻出入息。便於讀誦故。以是清淨下。聞人間無情香也。須曼那。解見五卷末。闇提云金錢華。末利云鬘。其華可作鬘故。波羅羅云重生。多摩羅跋云性無垢。多伽羅云根。又復別知下。聞人間有情香也。持是經者下。聞天上無情香也。波利質多羅云員生樹。其根莖枝葉。能逆風香五十由旬。拘鞞陀羅云大遊戲地樹。又聞諸天下。聞天上有情香也。勝殿娛樂。淫欲香。法堂說法。智慧香。諸園遊戲。散亂香。梵世有頂。禪定香。已上並六凡之香也。及聲聞下。四聖之香。雖聞下。結成持經者。鼻根功德殊勝。雖香有人間天上世出世別。曾不因不合聞。而壞根錯境。忘其所在。而謬其說者。佛知見所具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鼻清淨於此世界中(至)先得此鼻相。
初四句頌總標。長文唯香。頌亦聞臭。須曼那下六十四句。頌人間情無情香。諸天若行坐一行。應譯置天女所著衣後。天上諸華下二十八句。頌天上情無情香。諸比丘眾下二十句。頌四聖香。末四句。頌總結也。六凡四聖。人物貴賤。山林市朝。隱顯樂苦。持經者一聞香氣。皆悉能知者。一則經之功德殊勝。一則持經者非巡行數墨。乃神契乎法身根。符乎佛知見也。談耳鼻二根聲香之法。文字如江海潮波。一層壓一層。繁而有趣。問六根奚於聲香而廣衍也。答聲是此方教體。香為聖凡同樂。故侈言之。
復次常精進(至)又能出於深妙法音。
復次下。標功。得千下。具德。舌根功德。不出嘗味說法二種。若好下。釋嘗味之德。好醜約飲食之質言。美惡約飲食之味言。苦澀物乃質與味醜惡不美之極者。在其舌根下。此經一相一味。故持經者遇諸醜惡極不美之下物。皆變成極美之上味。如天之甘露也。若以舌根下。釋說法之德。此經深妙。眾經中寶。故說者出深妙聲。能入眾心。令眾喜樂也。又諸天子下。申釋於大眾中之眾。有天男天女欲色界之分。聞是深妙下。申釋入心令喜。謂由說者言論次第。分章折句。合佛意。而不紊亂。故能致天之男女來聽也。及諸龍下。列餘七部男女。亦如天部也。天部但曰來聽。餘七部則曰親近敬養。互言之。以上天龍外護也。及比丘下。人間內外護。有四等。一僧俗四眾。二國王王子眾。三羣臣眾。四小大輪王眾。乃一時雲集眾也。故曰乘其宮殿等。以是菩薩下。長隨影響眾也。故曰盡其形壽等。又諸下。謂不惟但得六凡眾。且得四聖眾加護也。是人下。謂不唯但得四聖護念。且得十方諸佛偏向說法。致能受持傳講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舌根淨終不受惡味(至)或時為現身。
初行頌嘗味德。餘七行半頌說法德。是說法之人一行。長行無文。頌增廣之。
復次常精進(至)皆於身中現其色像。
復次下。標功。得八下。序德。身之功德。不出清淨現相二者。得清下。得清淨德。喻如瑠璃。見者歡喜。其身下。得現相德。有通有別。三千下。通序依正升沉之廣多。生時下。通序依正果報之差別。悉於中現者。持經者色身。合乎法身也。及鐵下。別以鐵圍彌樓山之小大。申明上下好醜善惡之依正。以銕圍在下。為醜惡處。彌樓等在上。為善好處。故約欲界一界言。下至下。別敘阿鼻有頂。申明三界上下好醜善惡之依正。以阿鼻云無間。在地獄最下。為惡醜處。有頂乃色究竟天。與空無邊處鄰。為最上善好處故。悉於中現者。持經者法身。不外乎色身也。若聲聞[1]不。謂不唯一身現六凡色相。雖四聖人說法音聲相。亦於身中現也。是十法界。無往而不成實相妙法矣。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持法華者其身甚清淨(至)一切於中現。
若持下。頌清淨德。又如下。頌現相德。長行但譬瑠離。頌中復喻明鏡。唯獨下。謂法師身。雖現十法界依正之相。人所不知。而己則獨知之也。昔彌勒。下兜率天。為無著說瑜伽論。唯無著見。餘皆不見。華嚴五十三參。多於身中。流出十法界像。三千下。頌通敘。諸天下。頌別申。長文無水。頌補現大海。以上頌六凡。諸佛下。頌現四聖。雖未下。結顯經之功德殊勝。謂法師雖未證佛無漏清淨法性身。而父母所生尋常色身。有類乎果覺現相也。問蕞爾眇躬。胡能若是。答彈丸之鏡。能持萬仞之山。頃刻之夢能現百年之境。然皆有為法生滅心也。今經詮佛與眾生平等共有之佛知見。持經者能常精進。自然反常合道何疑。為得其信。論四種鏡者。諳此。
復次常精進(至)亦是先佛經中所說。
復次下。標功。得千下。敘德。意以通達為德。以是下通達一為無量自利利他德。意根云聞者。一則意待耳先聞。而後通達。一則前五根具同時意根故也。諸所下。通達無量為一。即俗即真德。以諸所說佛法及治世資生業。皆從俗諦。無量實相正法。皆屬真諦。唯一法故。三千下。凡心通也。雖未下。見經之功德勝也。是人下。聖性通也。聖凡心性。既皆得通。故思惟籌量。皆合先佛典誥。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意清淨明利無濁穢(至)持法華經故。
是人下。頌通達一為無量等文。是世界下。頌通達凡心之文。十方下。頌通達聖性之文。悉知下。頌通達無量為一之文。持法華下。頌見經。功德殊勝之文。良由此經。詮顯生佛等有虗寂之佛知見。持誦者朝夕清淨熏習。六根中無一法不靈且妙也。此品影起下品常不輕迹。以便現神力囑累。於上行等菩薩。佛滅後在此娑婆世界。廣其持說也。
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常不輕者。釋迦往劫。常以六根。禮拜四眾。云我不敢輕慢汝等。汝等皆當作佛。致其罵辱。恒不變志。由是增上慢輩。無如之何。遂以常不輕名之。後得威音王佛先所說經受持。感六根清淨。為大法師。故曰常不輕也。上品既言其法。此以人證。使知靈山一會許大果報。皆由持經為因行而得。又照壽量品諸佛威猛大勢之力一句。故以得大勢菩薩為當機。而點明之。意不持經者。以增上慢為勢。持經者。當以不輕增上慢人。為大勢也。
爾時佛告得大勢菩薩(至)有二萬億佛皆同一號。
爾時下。將欲舉人證法。而結盡已前諸品也。以獲大罪報。如前所說。是如譬品偈文所說。為下增慢四眾獲罪之案。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說。是如法師功德品所說。為下常不輕獲益之案。得大勢乃往下。常不輕所師之佛具十號也。威以形言。音以聲言。王者自在。義兼形聲。而王於威音那畔也。故有威[1]得。劫名離衰。有音得。國名大成也。其威下。彼佛說法。義該五乘。一人二天三聲聞四[2]辟佛五菩薩乘。故敘為天人阿修羅等。為說法之總敘。為求聲聞乘等。為說法之別。小乘究竟云涅槃。約斷德言。大乘究竟云佛慧。約果覺言。為菩薩云因阿耨等者。以凡為菩薩者。必先發阿耨菩提心為因。修六波羅蜜為緣故。得大勢是威下。敘彼佛之壽命長遠。及正像法之永久也。其佛饒益下。敘二萬億佛初佛之終。於此國土下。敘二萬億佛第二佛之始。如是下。即初二兩佛。敘滿二萬億佛名號皆同。俾見我釋迦。親近佛多。盡行道廣。其授受有所自也。此完譬品為身子述成我昔曾於二萬億佛等之之案。
最初威音王如來既已滅度(至)號之為常不輕。
最初下。謂二萬億之最初佛。正像法滅後。法末而人惡也。增上慢意惡。有大勢力身口惡。以意惡有未得謂得之慢。身惡有打擲之勢。口惡有罵詈之力。故曰有大勢力。爾時下。謂不輕當彼時。欲眾生作佛。人惡而己特善也。以何下。徵其得善之名。是比丘下。釋成其善之實。禮拜讚歎。身口二業善。不敢輕慢。意業善。而是下。謂不輕因三業善人作佛。既不持經之實。故不以文言為正務也。乃至遠見。對上凡有所見為近相知言。故凡近相知。雖見不輕禮讚。尚不加罵詈。此四眾既遠。不相知故。一見授記作佛。即加罵詈也。言是無智下。述其罵辭。如此下。上遠見。約地遐邇。此多年。則經時久。故不唯罵詈。則加杖石打擲。乃人情厭煩。不信則侮。世常態也。問此雖好心。帶累不信者墮苦。豈不為多事乎。答誠然。第不如是。諸增上慢人。總無成佛之期。此釋迦知其為累。亦是暇顧前[3]誠。身子無智人中莫說此事。政為此耳。避走下。謂不輕雖避遠其害詬辱。而退息其善行。所謂得持經之實也。以其下。結答以何因緣等之徵辭。因其實而成其名。謂[4]□上慢輩。見罵辱不止。末如之何。遂即以不輕口中之言。增一常字。詺其名也。
是比丘臨欲終時於虗空中(至)功德成就當得作佛。
上節敘由實得名。此節敘由因得果。是比丘下。不輕地遠時長。受罵辱而不退息者。得諸法空為座也。故將命終。而於空中。聞威音王佛在時所說之全部經也。悉能受持。六根之功。即得下。六根之德。如上。謂如上法師功德品所說。此所謂改麤身為妙質也。更增下。謂易短壽而成長年也。於時下。先倨之人。見其下。復恭於法。此又見不輕。以妙法為大勢力。故以三力言。大神通力者。即改形易壽之謂也。樂說辨力者。即廣為人說也。大善寂力者。即前直受詬辱。而不懷于念。不報于言也。是菩薩復化下。謂毀僧謗法者。尚植成佛之因。而上值下化者。固當得成佛之果也。故有三番值佛之敘(命終下。初值佛數名也。以是下。次值佛數名也。得大勢是常下。未值佛數。而不置名)。
得大勢於意云何(至)常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是經。
得大下。昔因今果。一人也。若我下。因深果速。皆屬此經也。此完首節獲益之案。得大勢彼時下。昔之惡因也。二百下。昔之惡果也。此完首節獲罪之案。畢是下。昔有善因也。完上節皆信伏隨從之案。爾時四眾下。今有善果也。完上節復化千萬億眾令住阿耨菩提之案。此承上節。校明彼此今昔功過。而結證法師功德。以勸持也。得大勢當知下。總結法會之始。至此品之終。而起下八品之流通分也。然此數句義最重。為流通源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過去有佛號威音王(至)天人龍神所共供養。
此頌初節。過去下。該盡二萬億佛始末。神智無量。法身也。威也。將導一切。般若也音也。天人下。解脫也。王也。即名以頌其實。
是佛滅後法欲盡時(至)不輕菩薩能忍受之。
此頌第二節。是佛下。最初一佛末法時也。有一下。持經師也。時諸下。慢法眾也。計著於法。謂執著我法也。不輕下。頌所以具不輕之實也。諸人下。頌所以得不輕之名也。
其罪畢已臨命終時(至)漸具功德疾成佛道。
此頌第三節。金剛經云。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今於不輕云其罪畢已者。可見佛在因地。亦嘗造罪。故受人辱。但以持經。重作而輕報也。臨命下。以經自覺自利也。復為下。以經覺他利他也。不輕命終下。正與金剛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菩提之義同也。功德云漸具者。因行要積莊嚴劫國等。始得圓也。佛道云疾成者。果海滿在初心見地。略無一毫鈍滯也。
彼時不輕則我身是(至)世世值佛疾成佛道。
此頌第四節。彼時下。頌昔因今果之師。見傳法之功德不虗也。時四下。頌昔因今果之眾。見今佛前聽法非無故也。我於下。見佛前世由勸人聽經為因。故得今日復開示教人令住涅槃為果也。世世下。謂佛豈止於威音王佛一世為然。乃於二千億日月燈明佛。及二千億雲自在王佛等諸佛法中。世世皆受持如是經典也。此應長行若我於宿世不受持讀誦此經等文。初億億下。謂佛於此經。雖云前世勸人。世世自持。其言似容易。而不知說一前世。則經過億億萬劫。至不可思議之許多世。始一遇其時。得[1]開此經也。次億億下。謂說一世世。又不知經過億億萬劫。至不可思議之許多世。始一遇其佛。而說此經也。是故行者下。謂以是佛。於此經。若聞若說。經劫之多。易而難之故。凡在佛前諸修行者。於佛滅後。得聞此經。即與佛久遠劫海前。所聞同也。勿生疑惑。云汝聞異於佛開也。以佛知見一開。佛聞眾生聞。同一法身。雖多劫直一念也。應當下。謂既知己聞同於佛聞。多劫元直一念。則佛滅後諸修行者。應當一心學佛。忍於增上慢輩。於難說之經。而廣說之。即為報佛之恩也。如是則聞者即同佛。世世值佛。雖遠劫即近劫也。說者亦同佛。疾成佛道。雖漸修即頓證也。經文讀之似平易。而照前應後一句。有無量義在中。其涵畜之妙。非具眼者莫知。正宗分止。此下八品。為流通分。流通其序正也。然流通有二。一本分流通。神力囑累兩品。是也。以是三分中之本分故。二支別流通。藥王本事以去六品。是也。宣師所謂支品別偈。不無其流故。
妙法蓮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如來神力者。初勸新得記者。發願廣持。說提婆品。是教大會學佛求法。為弟子之道。上將囑累其經。於舊所化眾。說常不輕品。是教大會學佛說法。為師保之道。總照法師品。為弟子者。應視師如佛。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為師保者。弟子於禮有所未盡。應以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為衣等。此教菩薩法。因緣本末究竟。可謂至矣。故此本即現神力囑累。完塔中佛欲以此妙法華經付囑有在之案。故曰如來神力品。照壽量品。諸佛師子奮迅之力一句。以所現神力。以師子奮迅狀故。然如來二字。該盡釋迦與分身諸佛。以俱現神力故。神力照經。則有十種。一廣長舌。上至梵世。二一切毛孔。放無數光。三一時攝百千歲。四謦欬彈指聲。遍三變淨土外之十方。五十方地震。六他方眾生。遙見此方依正生喜。七他方諸天。虗空中唱此方三寶依正之名。勸隨喜致禮。八他方眾生。遵其天命。稱禮興供。九供養之物。變成寶帳。覆諸佛上。十他方此方。通為一土。凡此皆諸佛之神力也。
爾時千世界微塵等菩薩(至)解說書寫而供養之。
爾時千世下。此諸菩薩。初雖精進。然不好在眾。住於下界。是心有所躭其靜趣者。及聞佛音聲。從地涌出。修敬後。但曰我等隨喜。未嘗發願廣持。及佛談久遠壽命。屬此經。分別大會功德。屬此經。一念隨喜。六根清淨。引常不輕之人。而證法師之功德。皆屬此經。末後佛復痛加勸勉。故始肯捨己所躭。從佛所囑。而發願廣說也。故曰我等於佛滅後等。究其願辭。處之廣狹。心之緩急。有兩不同於持品諸發願者。何則。藥王等雖各發願此方他方周旋往返十方持經。然奉佛命。不得佛心。故佛皆不放心瞑目而付囑也。惟此千世界塵眾發願。舉其處。則曰於佛滅後世尊分身所在國土滅度之處。是持經之處無量。擴乎其不止於周旋往返一佛滅度。後之十方世界也。以佛分身無量。世界亦無量故。舉其心。則曰我等亦自欲得是真淨大法。是持經之心。充乎其不同於八十萬億那由他諸菩薩言。我等敬信佛。悉忍是諸惡。惟願世尊。在於他方遙見守護。以畏惡求護。終是賴佛行事少。不得意多。見其抑損。或生其退屈也。惟此大眾。自欲得是真淨大法。則上不恃佛。下不畏眾。即佛不見護。亦自無怨。以自欲得是真淨大法故。故得其佛命。而愜其佛心。即現神力而囑累也。恐法難會。請以喻明。譬世人之有諸子。將受父之家業。各陳其志。於父有願但在家中管事。而不費家中之物者。此藥王等發願本土持經者。是也。有畏家緣瑣屑。人情難浹。願往外面經營者。此諸新得記發願他方持經者。是也。有知家中外面。悉是父事。願內外總攝。不畏嫌疑。此八十萬億那由他眾。發願周旋往返十方世界持經者。是也。然尤不得其父放心瞑目。以交付囑累者。以此等雖不畏難往返十方。可謂具足勤忍矣。但尚推是父事。於己則莫過代父行事耳。如是則費有所不惜。而利有所不增也。若夫一子知父之家業悉是己有。乃我為子者。所當自欲得者。有無倚賴。全不恃父。不問內外小大。皆願管到。則父必知此子。既云家業。是自己欲得。必內不費本。外增其息。即有所出。必有所入。其父辛勤所得之產。得其人。有所交閣。身雖歿。而目始瞑矣。此千世界從地涌出之眾。發願欲自得真淨大法。受持讀誦此經者。是也。前云六萬恒河沙等菩薩。一一各領六萬五萬恒河等眷屬。今云千世界微塵等菩薩者。以彼師資沙數垓數單數。會其塵數。則有一小千世界之微塵多也。故前後敘異。
爾時世尊於文殊師利等(至)通達無礙如一佛土。
此節經家敘置。佛以十種神力囑累也。爾時下。謂佛欲以此經付囑本土之眾。故於文殊等舊住本土眾前。現大神力也。云舊住者。顯上行等從地涌出六萬恒沙等眾。皆是新住此界者。何則。如文殊在過去二萬日月燈明佛。最初一佛法中。為妙光法師。教化八王子。其第八子。名然燈佛。釋迦於然燈佛。始發大心。如是則知妙光之時。釋迦尚未知名姓。故稱文殊等。為舊住娑婆世界之[1]者宿也。出廣下。大神力現於舌相。舌在佛口。不過尺寸。出之則廣長。至於梵世。豈止覆面哉。凡人不妄語。則感舌長舐鼻。今佛出此。見說此經。授記聲聞成佛。若因緣譬喻果報等言。皆是真[2]寶也。一切毛孔下。神力現於身相。身有無量毛孔。孔有無量光。光有無量色。皆徧照十方世界也。舌相約竪言。故云上至等。身相約橫言。故云遍照等。其寶互現也。以三變淨土廣大之世界。舊住新集無邊之聖眾。無前後左右。佛一舌一身。無不悉見。其神力寧不大乎。此所謂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羣生前也。以上敘釋迦一佛之神力也。眾寶下。敘釋迦分身諸佛之神力也。此為諸佛師子奮迅之力者。師子獸中王。性喜繡逑。雌雄戲舞之時。長出其舌。舉身毛色皆現金光。觀者無前後左右。一時俱見首在己前。此師子之奮迅狀也。諸佛法中王。性喜妙法。今因付囑此經。現其舌相身相奮迅之狀如之。故取喻言。而結證法師品我爾時為現清淨光明身之案。釋迦牟尼佛下。牒佛與分身諸佛。正現二種神力時。不唯橫竪界廣。亦經歲久時長也。故云滿百千歲。問佛壽止得八十。如何一時云滿百千歲。答黃梁一夢。生平事業悉完。況佛神力。攝長為短。延促一際。可思議乎。然後下。敘佛與分身諸[3]分。現身相神力也。攝收也。對上出廣長之出字言。[4]聲欬收舌相。入口之聲。俱共下。佛與分身諸佛。初舌相出時。手各結印。故今收舌。則印解。而左右手各彈指出聲也。是二下。謂聲相神力。亦互徧十方界也。以是觀之。則三變淨土外。尚有十方諸佛世界在。蠢爾眾生。執一己所有。欲大於人。何其隘哉。故造字者。以自大為臭也。地皆下。地震有二緣。一見無情器界妄結。今欲發真歸源。故震。一欲三變土外眾生。見我娑婆主伴依正。通為一界。俾發願往他方世界持經者沒處去也。故震。其中眾生下。謂彼十方有情。初被我法二障所障。雖同佛與分身諸佛一處。有眼不見。今得佛神力震開聾瞽。見佛願力所成十方諸佛主伴之多身。及見佛慧力所成三世諸佛過現之一身也。此所謂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以上敘彼見此一體三寶中。依正分明之佛寶也。以見下。見一體三寶中。不離佛左右之僧寶也。既見下。應知彼十方佛土之眾。皆是前變土時。所移置之天人。及許說時。五千退席之慢眾。初因懷增上慢。被障所障。不得見此法會妙境。壽量品所謂以諸神通力。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也。至上品。既敘佛因中。為常不輕菩薩時。尚不宿嫌於增上慢人。況今成佛果上。反有退席移置者。終不令見耶。故以神力加被令見也。壽量品所謂令其生渴仰。因其心變慕。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也。是退席移置者。無心希寶。自然而至矣。故曰皆大歡喜等。即時諸天下。敘彼十方佛土之眾。又承諸天力。得聞此土一體三寶中依正之名。及法寶名也。過此下。教知此土依報之名。是中下。教知此土正報法主之名。今為下。教知此土法主為法臣所說之經名。此與譬喻品身子授記時為諸聲聞說大乘經等五句。相照應。汝等下。教隨喜其法。亦當下。教供養其佛。皆諸天教者。結證法師品我時廣遣天龍等為其集聽法眾之案。彌勒所謂佛名聞十方廣饒益眾生。是也。彼諸下。敘彼土眾生遵天命而禮念佛也。以種種下。遵天命而興供養。以表深心信解也。彌勒所謂一切具善根。以助無上心。是也。所散諸物下。心通法變。乃佛與分身諸佛等。大慈悲心為室。柔和忍辱為衣之所感。故散物皆合成寶帳。覆葢佛上也。于時十方下。初佛三變淨土。猶多移置人天。今既容退席移置者。見聞禮敬。則退者進。而移置者元不曾動。故十方世界通達無礙。如一佛土。吾佛多寶佛分身佛願心滿。而法報化三身。宛然一體也。凡聖土方便土實報土。同一寂光。無彼此色相可見也。華嚴經云。若有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虗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杜順偈云。若人欲會真空理。身內真如還徧外。情與無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皆此義也。妙法談至此佛神力現至此。無鍼鋒處不是佛法身充滿。無微塵孔不是佛淨土完全。知此見此。謂之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一大時教。何有奇特如此。吾信法華經。真為諸經中之王矣。
爾時佛告上行等菩薩大眾(至)諸佛於此而般涅槃。
爾時等者。上節神力云。於文殊等者。以文殊師利等八萬大士。往劫各有本所事之佛。各受過本佛之囑累。如文殊為日月燈明佛弟子。藥王為日月淨明德佛弟子。皆有囑累之文。皆非釋尊所化弟子。乃舊住此界之耆宿。故現神力。非耆舊不足以證。此節以智力囑累。而告上行菩薩等者。上行等是釋尊所親化適嗣故。經非親法嗣。不足以累也。諸佛神力下。牒上節神力之大也。若我以是下。謂此經功德智慧之力深也。以要下。謂上所現廣大神力。既不能盡此經之囑累。當攝廣大。以從要略明之也。如來一切所有之法者。指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一大事因緣佛知見之心法言也。如來一切自在神力者。指眉間光照東方。現塔變土。出多寶。集分身。接眾住空。涌眾於地。六十小劫如半日。乃至上品聲色二相。使彼見此。合界為一。一大事因緣佛知見之心力。是也。如來一切秘要之藏者。指為二乘授顯記說。昔所得小果非真。又說一切聲聞內秘外現。提婆為師。龍女成佛。如來久已成道。壽量無邊。皆一大事因緣佛知見之心要也。如來一切甚深之事者。指大通佛時。為十六王子。威音王佛時。作常不輕比丘。皆一大事因緣佛知見之心事也。皆於下。謂以上所詮。皆載此七卷能詮文中。宣示顯說。無毫忽隱覆也。是故汝等下。勸當機為六種法師。如法修之於心也。所在國土下。勸當機為六種法師。敬持法之人。敬有法之地。皆應起塔而表顯也。經卷住處。七項分別。一園。二林。三樹。四僧坊。五俗舍。六殿堂。七山谷曠野。所以下。徵釋。人及處皆起塔供養者。以其處即菩提場。其人即佛。在菩提場成佛。轉法輪。般涅槃。為大事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佛救世者住於大神通(至)不可得邊際。
長文三節。此頌初二兩節。諸佛下。謂諸佛因救世而住。神通因悅生而現神力也。舌相下。正明神力無量之相。為求下。正明悅生。謂因悅求佛道之眾生。而尺寸之舌。上至梵世丈六之身。放無數光。皆世間希有事也。以上頌色相之神力。諸佛聲欬下。頌聲相神力。謂口指之聲。聞于十方無量之地。六種震動者。是諸佛歡喜。上行等菩薩。諸佛滅後。能持此經。現此聲相無量之神力也。囑累下。謂諸佛所以現無量神力者。一則為囑累其經。一則為讚美持經之人。雖無量劫以神力讚美持者功德。皆不能盡也。是人下。申明所以許大神力。多劫讚美不盡者。以持經者功德。無邊涯無窮盡。如十方之虗空也。
能持是經者則為已見我(至)決定無有疑。
此頌第三節也。初能持下六句。謂持經者見經。即見三世十方諸佛。及佛所教化諸菩薩也。次能持下八句。謂持經者。不唯見佛菩薩而已。即令十方三世諸佛生歡喜。又於十方三世佛前。即見即供養已。諸佛坐下十句。謂持經者不唯見佛供佛。令佛歡喜而已。即諸佛於菩[1]薩場中。所得秘要之法自己亦不久而證得。以成自覺也。又於諸佛所說。諸法與義。名字言辭。歡喜樂說。以成四無礙辨。成覺他無窮之益。如風在空中。無敢障礙也。於如來下十句。謂持經者因得四辨。如風無礙。故於滅後。凡佛所說諸經因緣之來端。次第之章句。無不隨義而說。皆如實相也。又如日月之光明。能滅眾生長夜之暗。一動一靜。皆教無量菩薩。究竟住於一乘。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也。是故有智下。總上義以勸持。此完寶塔品諸偈文案。
妙法蓮華經囑累品第二十二
古註。以言叮嚀曰囑。以事付託曰累。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法座起(至)則為已報諸佛之恩。
爾時等者。上品為進五千退席。及三變淨土移置之眾故。坐現神力。此品為囑累其經。重其授受故。從法座起。身出塔外而立。現神力也。神力云大者。良以三變淨土。涌出多眾。佛[2]值以一手一時。不遺一人。而徧摩其頂。信乎佛力之為大矣。喻品為我身手有力。是也。以上經家敘置。結證法師品則為如來手摩其頭之案。而作下。佛語叮嚀。成智力囑累。結證法師品則為如來所遣行如來事之案。謂佛經劫之多。修行之苦。得法之難。今容易而付囑汝等者。直欲汝等一心廣布。增其法利。不使末世眾生。虗過時劫。於阿耨菩提大事因緣。妄自作難耳。故曰汝等應當一心流布等。如是三摩下。初令流布增益。義重利他。第二第三囑累。義重自利。兼利他也。所以下。徵明。謂所以佛以多劫苦修。極難得之法。反不惜。而令汝等廣布者。何也。以佛有大慈悲。無少慳恡。亦不畏世人同己之易成佛也。能與下。正明佛有慈無恡。不畏人同于己故。能與眾生三種成佛之智慧。佛之智慧者。佛者覺也。但覺自心是佛。此自覺也。空觀慧也。如來智慧者。如。謂本覺真如也。來。謂從本覺真如。來度生也。此覺他也。假觀慧也。自然智慧者。自謂自在。然謂天然。此恐眾生不知本來是佛自在天然。定執必從空涉假。起愛見大悲。而成我等四相。故空假後。明佛與眾生。總是一心。不假修習。雖涉三觀。元自在天然也。此覺行圓滿。中道觀慧也。如來是一切下。結成。佛有慈無恡。能與三慧。為九法界眾生之大施主也。汝等亦應下。囑諸菩薩。既為佛子。應學佛有慈無恡也。於未來世下。教學佛與眾生。假觀慧也。為令其人下。教學佛與眾生空觀慧。而自然智中觀慧。在其中也。已上教遇大機。說一乘之法也。若有眾生下。教遇小機。當學佛於一乘。作三乘說也。汝等下。謂上行等菩薩。但遵佛教。即為報佛之恩。更不必他圖也。寶塔中付囑有在之案。完於此。
時諸菩薩摩訶薩(至)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時諸下。上品諸菩薩發願。直欲自得真淨大法。是自利之心多也。故佛於此品。加其神力。摩其頂門。然後叮嚀一心流布。廣令增益。是欲利他之心重也。諸大士既聞自他俱利兩足尊成。歡喜徧滿於身。恭敬益加於心。而復命孝順之辭。再四出於于口矣。故曰如世尊勅等。此結完拒他方過八恒河沙數菩薩[1]諸願此方持經之案。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爾時下。謂諸佛出世一大事因緣。既交付已[2]果。前所集之分身佛。應各還本土也。多寶下。謂[3]乃舊封其塔戶也。問何不亦命歸于下方。答尚欲留證宿王華之請藥王本事。教妙音來見文殊。受觀音之分瓔珞。成無盡意之福田故。本分流通訖。支別流通有六品。首置藥王本事者。藥王持此經。為一切眾生所喜見。不惜燒身然臂。見法師品之所因。及持品之發願也。藥王持經。於此方之行則苦矣。於他方之音則未妙。故受之以妙音來往品。見八十萬億那由他眾。周旋往返之軌範矣。周旋於世界。為人雖妙。往返於自身。為己則不。自在故受之以觀音普門品。見上行等六萬恒沙之眾。自欲得真淨大法。無非普門自在之業矣。流通至普門自在。則可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故受之以陀羅尼品。以陀羅尼云總持故。流通至總持。則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下合六道眾生同體悲仰。莊嚴妙覺王剎之行。至矣盡矣。而無以加矣。故受之以妙莊嚴王本事品。妙莊嚴王。成佛之果。普賢勸發。成佛之因。欲明此經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則無越乎內樹四德。外全萬行。不捨寶威德上王佛國。而來遊戲于娑婆世界。故受之以普賢勸發品。而告終焉。此支別流通六品次第。密顯此經為度生出苦之藥王。而申明其法師品至囑累品。無非為佛所護念之教菩薩法也。然此六品。於本經。各為一支。別明一行。故名支別流通分。
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藥王等者。娑婆世界眾生。病多且重。菩薩得此經之藥王。為世良醫。能令寒者得火。躶者得衣。商人得主。孩子得母。渡得船。闇得燈。貧得寶。民得王。故曰藥王。然要能堪忍眾生之病。與同憂患。而不退息。為本事。故曰本事。准楞嚴經。自陳圓通是因。無始劫為世良醫。乃至分別味因。佛印記名為藥王。准本經。原名一切眾生喜見。因於日月淨明德佛法中。精進修習此經。得普現色身三昧之藥。故名藥王也。又本事者。謂自得三昧後。燒身身生。然臂臂復。是其本有之事故。應知。楞嚴但說得救世出世間治病之藥。法華所說。乃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藥中之大藥也。二經各述一事。
爾時宿王華菩薩白佛言(至)歌歎於佛以為供養。
爾時下。當機謂。娑婆為五濁惡世。人所畏憚。而藥王菩薩。於持品獨發願遊於此土者。有云何本事也。世尊是藥王下。謂藥王今日所以能遊娑婆者。必多劫能受習難行苦行故。願於多分中。解說其少分。俾天龍等部眾。聞而生喜。倣風而行。以持經也。爾時佛告下。先敘藥王本所事之佛名與十號。其佛下。敘大小乘法眷之多。佛壽下。謂佛與眾。位有尊卑。壽相齊也。彼國下。謂國土純淨。莊嚴盛也。一樹下。謂大小乘眾坐處樹。離其[4]喜。盡一箭力之遠也。應知彼佛菩薩。壽命既長。其身亦巨。此一箭之道。亦不如今之百步八十步之近數也。名義引嘉祥云。一箭道二里。或云。取射垛一百五十步。或百三十步。百二十步等。諸寶臺上等者。謂臺上不但大小乘眾坐。更有百億諸天作天樂歌舞。為供養也。
爾時彼佛為一切眾生喜見(至)即為其父而說偈言。
大王今當知我今行彼處(至)捨所愛之身。
說是偈已而白父言(至)合十指爪以偈讚佛。
容顏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覲。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世尊猶故在世。
爾時日月淨明德佛(至)一切人天得未曾有。
通節敘喜見菩薩往劫。得此經之藥王。故有燒身身生。然臂臂復之本事也。事係一案。不可斷截。故作一節訓。爾時下。敘淨明佛為喜見及眾說妙法。是一切下。敘喜見獨如說而行。習其苦行。經時久。而證得法身也。以現一切色身三昧即法身故。法身為能現。一切色身是法身中影像。為所現故。然法身即色身。色身即法身似一而多。雖多而一。法華定力為然。故曰三昧。得此下。喜因得遂於果也。即作下。念既得果。應報其恩也即時下。三昧中。能現一切色也。以華香皆屬色法故。此香下。謂香少而價重也。名義云。千二百黍。重十二銖。然則六銖。是六百粒黍數也。從三昧下。念三昧所現。屬於神力。凡得法身大士。皆能己獨欲燒身成法供養也。即服下。欲化穢質。成香體也。旃檀。謂牛頭旃檀。義翻藥與。薰陸乳香。兜樓婆草香。畢力迦丁香。沉水。名義云。阿伽嚧。此云沉水香。出阿那婆達多池邊。名蓮華藏。然如麻子大丸。普熏閻浮提界。膠香即松香類。又飲下。謂既以香為食。復以油為飲。俾火易著也。滿千下。謂飲食香油。欲經時久。俾純香無穢。光明得長遠也。香油塗身下。使通體成一蠟炬狀也。以神通下。謂然身供佛。一是神通力。一是願力。故得光明大且普也。其中諸佛下。諸上神力供養。不如以身供養之言。明身供養。是真精進。所以名真法供養也。若以下。校神力供養。其餘財施。皆不及也。善男子是名下。申歎法施尊上。所以勝財施也。准華嚴行願品。法供養有七種。一如說而行。二利益眾生。三攝受眾生。四代眾生受苦。五勤修善根。六十捨菩薩業。七不離菩提心。今喜見菩薩。一舉而七行皆具矣。其身火然下。謂所然之身。隨所服香油之力盡而盡也。一切眾生下。三昧中。能現一切身也。故命盡復生。於淨德下。晉譯先云忽然化生。後云結跏趺坐。為順化生。照前彼國無有女人案。即為下。以偈述往事。見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元是王子也說是下。以往[1]者所行。歸功德于佛法也。晉譯。偈後有父王讚善欲同詣佛之文。有此。義更足也。得解下。一切眾生。謂十二類生。其語言實難盡解。而喜見解之。然語者心之聲。得十二類生之心。則得其總持也。復聞下。謂得陀羅尼後。復聞此經。有如是數偈也。名義云。那由他云溝。葢准算經數法十等。億兆京秭垓攘溝澗正載。則溝為十中第七數。風俗通云。千生萬。萬生億。億生兆。兆生京。京生秭。秭生垓。垓生攘。攘生溝。溝生澗。澗生正。正生載。又億有四。一以十萬為億。二以百萬為億。三以千萬為億。四以萬萬為億。今於八百千萬億後。復云那由他。明具四等億。故名義於億後。註那由他為溝也。甄迦羅等。在俱舍論六十大數中。為第十六第十八第二十數也。大王我今下。謂彼佛既現在。彼法又多得。不可不申其供養。以重報其恩也。白已下。敘請佛之儀。異乎凡常水陸跋涉也。往到下。敘見佛之禮。讚佛之言。順乎法報也。容顏甚奇妙。讚佛報身。光明照十方。讚佛法身。我適曾供養。言有昔因。今復還親覲。言當報本。喜見偈讚訖。問佛猶故在世者。謂己則再世。而慶佛常住也。爾時日月下。謂佛法身固常住。而應緣則有盡也。故命備涅槃之具。以候滅度之時也。又勅下。總付佛法家業。不出人與法也。亦以下。別付佛法家業。不出依報國土正報伇使也。所有下。託後事也。如是下。完前滅盡時至之案。此足見藥王雖於持品發願持經。而佛囑累無與者。以藥王元是淨明德佛弟子。曾受過彼佛之囑累故。但可證其法與神力。而不得交付家業也。爾時下。示同世孝。不能忘情。故動悲感也。即以下。遵付囑。焚身起塔。廣令眾生造福也。旃檀云海此岸者。以此校彼價重故。[卄/積]音自。謂以旃檀置地也。復自念下。謂上所為不足願。復欲然臂成法供養也。便語下。先安眾也。當一心念。謂多眾合為一心。不可各為其念。良由人心如水。念如波。心念合一。如波澄水靜。見然臂而不驚懼。乃後得三昧之先基也。作是語已下。謂然臂時久。令人得益也。得益有二。令無數下。一令求小乘及尋常人。並發大心也。皆使下。二令由前一其心念。今皆得其三昧也。爾時諸菩薩下。大眾示同憂患。以啟喜見之立誓也。于時一切下。喜見誓未已。而復全其臂者。謂色身不能拒法身。見此經為藥王之有效也。故曰令我兩臂等。由斯下。謂燒身身生。然臂臂復。皆出於志誠。非弄奇好怪。顯異惑眾也。故感天動地雨華為瑞應也。此雖敘藥王本有之事。實欲佛滅後諸持經者取法之然。自佛滅度後。誰行此精進哉。唯二祖可禪師立雪斷臂。堪彷彿也。
佛告宿王華菩薩(至)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
佛告下。會昔通今。俾見喜見藥王。前後異名。元是一人也。其所捨身下。以已說者。例未說者尚多也。宿王華若有下。謂佛滅後。若有人。發心求阿耨菩提廣大法身。雖不如喜見燒全身。捨兩臂。但能於色身中。然手足一指之少分。供養佛塔。而此人即勝過捨國城等外財之福也。以其為未見之法身而捨現前難捨之色身故。若復有人下。謂設另有人。元不求阿耨菩提。但求人天福報。復不能燒身然臂。及手足指。但以寶滿大千。供養四聖。所得福德。又不如但受持此經一四句偈者為多也。何則。以經詮法身。能持者則[1]聞佛知見。彼求人天福報。然身損財。乃以苦欲捨苦。於法身色身皆無益。不得與藥王菩薩同日而語。妄自損傷父母之遺體。誠可愍也。
宿王華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至)所得功德亦復無量。
通節申明上節往劫喜見。今所以名藥王者。以得此藥王之經也。故前以十喻。喻此經之為王。後以十二喻。喻此經之為藥。宿王華譬如下。承上文言謂所以燒身臂指。寶滿大千。供養四聖。皆不如授持經之一四句偈。得福為多者。以此經在諸佛所說諸深大經中。校量諸經。譬如川流江河之深大。此經則譬如其海。為第一之最深大也。良由諸經所說。有聲聞乘。有辟支佛乘。有菩薩乘。三乘中。聲聞辟支佛乘為淺小。菩薩乘為深大。是對待之深大。此經為第一之最深大者。此經以不說有三。唯說一乘之為深大也。不說有三者。不是削去其三乘也。以三乘無是一乘所分出也。唯說有一乘者。非三乘外另有一乘也。乃即會前所說三乘。成今之一乘也。如川流江河。無是海之所分。及至終竟還歸於海。是以喻此經。在諸深大經中。為最第一之深大也。又諸經深大者。諸經豈不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乎。豈不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乎。雖如是說。然二乘人。實不知本來成佛。成何等之佛。皆有佛性。佛性在於何處。今經授身子等萬二千人成佛之顯記。則佛有其名。居有劫國莊嚴。法眷壽命。及正像法住世久近。而轉記何人。如是則諸經向所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義。至此經。始親知親見。而寶授矣。豈不如川流江河之歸于海乎。延至談法師功德品。皆曰父母所生常眼耳等。但持此經。則皆清淨。又知諸經向所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不在別處。直在吾人父母所生尋常眼耳等之六根中也。如是六根。涌寶塔。變淨土。集分身。出沙眾。接眾處空。多劫半日。又親知親見。而必真矣。豈不川流江河之深大。一到海則為第一之最深大乎。此[2]授持一四句偈者。雖曰少分。如飲大海中一勺水之多。而四天下川流江河之味。全飲盡而無餘渧矣。故以海之第一深大。而王百川。喻此經之第一深大。而王於諸經也。以上初以深大喻。又如土山下。第二以高上喻。土山。即尋常土石諸山。黑山。俱舍論謂。有三重黑山。繞四部洲。小鐵圍山繞小千世界。大鐵圍山繞中千大千世界。十寶山。華嚴經云。一雪山。二香山。三柯利羅山。四僊聖山。五由乾他山(此云雙持)。六馬耳山(梵語溫縛拏山)。七尼民他山(此云持邊護持。七金山邊)。八斫迦羅山(應法師云輪圍山也)。九宿慧山。十須彌山(眾山各有高上。須彌為第一之高喻諸經此經高上。可知)。以上用海之與山。在地成形者。為喻也。又如眾星下。第三第四用在天成象者為喻。喻光明各有第一也。以月能照夜。明踰眾星。此經照無明長夜。踰於眾經。日能照晝。明破諸闇。此經破一切不善之闇。比眾經不同。以眾經破闇。乃費修證。此經不[3]持修證。但知舉手低頭。皆已成佛。則一切惡業黑闇。舉著皆化成佛知見矣。又如小王下。第五第六第七。用天地人三才中最尊者為喻。喻此經其尊其王其父。皆第一也。以上七種。以世間六凡為喻。喻此經無上義。以諸喻各重在無上義故。又如一切凡夫下。第八第九第十。用出世間四聖喻。喻此經正等義。以諸喻各重在正等義故。然第八喻。不唯喻經。兼喻持經者亦為第一也。宿王華此經下。十二喻。喻此經正覺義。以諸喻各重在正覺義故。能救等者。謂經具大悲義。故能救人。令拔其苦惱。佛知見一開。雖有五逆三途之苦惱。皆消滅故。能大饒益等者。謂經具大慈義。以充滿其願。是與樂義。佛知見一開。隨居何類。作何行業。皆有其本領。得如願故。以上是法。如清涼下十二句。用喻發揮充滿其願。具能救人離苦惱義。如渴寒躶商人子渡病闇貧民賈容等。通明病義苦惱義。皆有願欲義。如池火衣商主母船醫燈寶王海炬。通明藥義。具能救義。皆須充滿也。此法華經亦復下。是以法合喻之辭。若人得聞下。照六種法師十種供養。以勸修行也。多以燈言者。破無明黑闇之對症藥故。薝蔔云金色華。又云黃華。須曼云善攝意華。波羅羅云重生華。婆利師迦云雨華。雨時生故。又云夏生華。夏時多雨故。那婆云雜華。摩利云奈華。又云鬘。其華可作鬘故。以華薰麻。取油點燈。非徒能明。亦多香氣也。
宿王華若有人聞(至)智慧禪定無有與汝等者。
上節明一部經之為藥王。校受持者之功德無量。此節明但持藥王一品者。與受持一部者之功德無異。宿王華下。一品也。若男若女。以佛現在而言也。若有女人下。男子但聞即得功德。女人須受持。始得後世不受女身。可見男身貴於女也。若如來滅後下。但以佛滅後之女人。如說而行全部者言也。所以然者。除三惡道。則女人為最苦故。益顯非女人者。功德尤盛也。以生淨土校者。此經是生淨土之因也。梵語阿彌陀。此云無量壽。是得此經之果土也。不復下。無三毒大小隨眠之穢也。得菩薩下。有六根之淨也。必以七百萬等。明所見之佛數者。佛知見不限乎六根六塵之量也。是時諸佛下。讚因行。汝今已能下。讚果覺。因果皆大。故為多佛神力守護。而一切三乘人。定慧不如也。
宿王華此菩薩成就如是(至)利益無量一切眾生。
宿王華下。謂上節以持一品者。與持一部者相校其功德者。以此藥王菩薩功德智慧之力大也。故人但聞藥王本事品。稱讚一言之善者。其人現世身口。皆出香得功德。又與持一品者相等也。是故宿王華下。前以十九品。囑累舊住娑婆世界。上行等菩薩。故以此一品囑累當機也。惡魔上。還該置無令二字始順。不然。應削去斷絕二字亦順。所以下。徵明。此經之為法藥之有效也。知音訓此經為藥王准此。宿王華汝若下。結明。受持者得法藥。即為法王之不遠也。故勉求佛道者。應恭敬其持經之人。則可得其法藥也。說是下。結證。現前聞一說品者。即得法藥。其藥名解一切眾生語言之總持也。多寶如來下。結讚。當機者以得其請。知佛不以此經付囑藥王等之義。其功德大也。
妙法蓮華經知音卷第六
【經文資訊】卍新纂續藏經第 31 冊 No. 0608 法華經知音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Rev. 1.7,完成日期:2007/12/13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纂續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