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一智慧

《一問一智慧》

一問一智慧

【佛使比丘 著,香光書鄉編譯組 譯】

書名自訂標籤:

《一問一智慧》【附錄二】佛使比丘弘法、著作年表

資料出處: 
佛教經典系列,一問一智慧

【附錄二】佛使比丘弘法、著作年表

書名自訂標籤:

《一問一智慧》【附錄一】一位將生命獻給佛陀的比丘──佛使尊者

資料出處: 
佛教經典系列,一問一智慧

【附錄一】一位將生命獻給佛陀的比丘──佛使尊者(Ajahn Buddhadāsa)【出生與求學】一九○六年五月二十七日,佛使尊者誕生於泰國南部素叻他尼府(Surat Thani)猜耶縣(Chaiya)本里安鎮(Pumriang),祖父是自福建移民泰國的華人,父親經商,母親是泰國人,他是家中長子,另有一位弟弟。二十歲時入寺出家,法號「因陀般若」(Indapañño),意思是「大智慧」(Great Wisdom)。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二年在曼谷求學,後來發願生活在大自然中,以探討佛法。在一次給弟弟法使居士的信上說:「曼谷是一個找不到清淨的地方」,「我希望找一個遠離外在與內在干擾的地方,以便細察和研究曾學習過的佛法,……從今以後,我不但不隨世俗浮沉,更要遠離世俗的方法,跟隨聖人的足跡。」於是他離開曼谷回到家鄉猜耶縣,在弟弟及其他道友的支持下,於森林中成立禪坐中心,即今「解脫自在園」(Suan Mokkh)的前身。

書名自訂標籤:

《一問一智慧》結論

資料出處: 
佛教經典系列,一問一智慧

結論我們用區分小節及引用原文的方式,概說了佛陀的教誨,區分小節是為了便於瞭解與記憶。我希望各位同學能記得前面討論的重點,只要將列舉的根本義理銘記在心,將來不論遇到什麼問題,這些義理都可當作判斷抉擇的普遍原則。佛陀曾說,如果有疑問,就把這問題與普遍原則比較。如果不符合普遍原則,就別理它,因那不是佛陀的教誨,是說的人弄錯了,是老師教錯了,即使他宣稱親聞於佛陀,一個字也不要相信!如果不符合普遍原則,也就不符合「法」和「律」,那麼就別理睬它,別把它當作佛陀的說法!

書名自訂標籤:

《一問一智慧》45.佛陀的遺教是什麼?

資料出處: 
佛教經典系列,一問一智慧

(45)在所剩的短短時間裡,我要提出最後一個問題:
「佛陀的遺教是什麼?」眾所皆知,遺言就是一個人臨終前所交待的話。佛陀臨入滅時,說出最後遺言:「一切因緣和合法,必定敗壞,大家應自精勤,不要放逸!」所有事物只是不斷地遷流,一切皆空。所有事物無常(anicca),不停地變化,無止境地遷流,這樣不斷的遷流,完全無「我」、非「我所有」,大家應自精勤,不要放逸。換句話說,佛陀叮囑我們:別傻!別對事物入迷!別認為有什麼可執著!別輕率地執著任何事物,這是佛陀所說「不要放逸」的意思。我們應該要時常具足精勤!

書名自訂標籤:

《一問一智慧》44.怎樣才能稱為抵達「涅槃流」?

資料出處: 
佛教經典系列,一問一智慧

(44)現在我要提出下一個問題:
「怎樣才能稱為抵達『涅槃流』?」回想前面已討論過的「涅槃」這個字,那是人類所能到達最好、最高的境界(參閱第 30 則)。在一期生命中,若人不去認識涅槃的境界,或不能體嘗涅槃的法味,生命就虛擲了。「涅槃流」(the stream of Nibbāna)是指一種道跡──已達相當層次,確保只流向或趨向涅槃,流向苦的止息,而不再倒流回痛苦及惡道,我們稱這道跡為「流」。

書名自訂標籤:

《一問一智慧》43.我們必須認知到怎樣的程度,才是「如實知」?

資料出處: 
佛教經典系列,一問一智慧

(43)現在,我想討論一個關於「如實知」的問題:
「我們必須認知到怎樣的程度,才是『如實知』?」我將引佛陀的話,請各位特別注意聽。佛陀曾說要「如實知」任何事物,必須先知道它的五種屬性:(一)這事物的特徵或性質是什麼?
(二)這事物從那裡生起?
(三)它的樂味(assāda)──引誘人的特點、美味、誘惑是什麼?
(四)它的過患(ādīnava)──嚴重的危害,隱藏在其中會傷人的邪惡力量是什麼?
(五)出離(nissaraṇa)──我們要取得勝利的善巧是什麼?要脫離這事物影響力的善巧是什麼?

書名自訂標籤:

《一問一智慧》42.我們在何處可以止息苦?

資料出處: 
佛教經典系列,一問一智慧

(42)上一則引生下面的問題:
「我們在何處可以止息苦?」我們不可能在寺院、森林、家裡、高山等地方止息痛苦,而必須在苦本身的起因上去止息。我們要做的是,每天在自己的身上檢查並去發現:苦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苦從何來?而後必須切斷它們各自的因。昨天的苦已經事過境遷了,它不會再回來,而今天、現在生起的苦,才是真正的問題。明天可能生起的苦還不是問題,但今日、現在所生的苦,則必須根絕。那麼,它可以從那裡根絕呢?它必須從「因」根絕。如佛陀所說,我們必須在生活中學習,直到我們瞭解──苦的生起只是單純地由於「執著」。

書名自訂標籤:

《一問一智慧》41.樂與苦源自何處?苦從何來?

資料出處: 
佛教經典系列,一問一智慧

(41)現在我們可以討論下面問題:
「樂與苦源自何處?」或「苦從何來?」一般認為,快樂和痛苦是由前業引起的,這答案只對了一點點。苦是由許多種類的因緣條件產生,無明是因、愛是因、取是因,而業也是因,一切都是苦的因緣。談到苦來自於業,大家應該還記得新業──現世的業,它是這一生新造作的無明、愛、取,現在就把這些當作苦因及苦來思考。我們必須瞭解舊業是敵不過新業的,因為我們有能力可以造第三種業。第三種業能完全革除舊業(參閱第 14 則),舊業只由善、惡業組成,除此之外,就沒有別種了。

書名自訂標籤:

《一問一智慧》40.我們要對神通關心到什麼程度?

資料出處: 
佛教經典系列,一問一智慧

(40)接下來,關於「神通」(iddhi)的問題是:
「我們要對神通關心到什麼程度?」首先,我們該談談 iddhi 本身。iddhi 這個字的意思是「能力」。它原本是日常用字,被引用於具有某種能力,可促成事物圓滿完成的東西,任何東西只要具有促進事物圓滿成功的力量,就稱為 iddhi。後來它的意思被引申,包括以神奇的、不可思議的方式成就某事,最後我們發現 iddhi 的用法變成專指心靈現象。iddhi 一旦演變成心靈現象,就具有孳生和改善的特性,使它遠比任何物質更神通廣大。

書名自訂標籤:

頁面

Google 的廣告
訂閱 RSS - 一問一智慧